Yahoo奇摩知識+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服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管子-任法篇中:“生法者君 守法者臣 法法者民”的解讀?
原文是:...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與法者,民也。
這段話用現代的語法如何解讀?
我自己的解法是:產生法律的人是君王。執行法律的人是臣工。遵從法律的是人民。
這樣解對嗎?
還是春秋時代古文中所謂的“守法”跟現代理解的“守法”其實是一回事?
如果現代中文的“守法”跟春秋時代古文所謂的“守法”不是指同一回事,那現代中文的“守法”一辭從何而來?
如果現代中文的“守法”跟春秋時代古文的“守法”是同一回事,那何以古文中守法的是臣而民只是法法?春秋時代的民不用守法嗎?
試解讀春秋時代古文中“守法者臣 法法者民”的真實意涵,找出現代人對“守法”的一辭的認知來源,春秋時代人所謂的“守法”真的是“遵守法律”的意思嗎?現代人遵守法律的意義我們有理解對嗎?法律的本質是什麼?是公約?還是方便政府催動人民運轉國家機器的工具?
所以“守法”這個漢字的原本意涵是指“司法”,那現代把“守法”理解為遵守法律的原始邏輯又是怎麼來的?總不會是憑空有人說「遵守法律=守法」就是這樣了吧,為什麼不是尊法或守律?中文什麼時後開始抓句子中間的字來釋義的?
2 個解答
- 僑東Lv 74 星期前最佳解答
如是我知:
1.生法者君:
本無今有,從無到有,稱為「生」、「創生」。
社會秩序的強制規則,稱為「法」、「法律」。
國家、團體的領導者,稱為「君」、「國君」。
文句翻譯:
制定國家穩定、社會有序的強制規則,這是國家領導人的責任。
2.守法者臣:
寺府之執事、官職,稱為「守」,如太守、巡守。
社會秩序的強制規則,稱為「法律」、「規定」。
任於家曰「僕(家丁)」,仕於公曰「臣(隸屬)」。
文句翻譯:
服從領導,推動執行通過議定、宣告、公布的法律,這是公務人員的職責。
3.法法者民:
第一個「法」字,意思是「配合」,遵循不違。譬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個「法」字是指配合的對象、內容,專指法律、規定。
平民、百姓、普通人、一般人、社會大眾,稱為「民」。
文句翻譯:
配合國家領導人所制定的法律規定,遵循不違,這是一般民眾的責任。
- ?Lv 74 星期前
“生法者君 守法者臣 法法者民”的解讀:
生法者君 = 王者有制法權
守法者臣 = 為官者要維護法律,也就是要制裁破壞法律的人.也就是司法權.
法法者民 = 百姓們要根據法律而行."法法"就是遵行法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