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服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禪門的頓悟,是在頓悟什?
四卷楞伽經是禪門最高法要,當我們讀六祖壇經遇到疑義時,就必須
去四卷楞伽經中找答案,不可以他宗論法來解釋,否則遲早變成大雜
燴,不但壞了禪門宗法,也壞了他宗論義。
<四卷楞伽經有關頓悟的論述>
關於「漸、頓」的議題,四卷楞伽經是放在「自覺聖差別相」中說明
的,簡單說,唯「自覺」有漸頓之分,這是在論說法佛,摘要部分經
文如下。
爾時大慧菩薩。為淨自心現流故。復請如來白佛言:
世尊。云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為頓為漸耶。
佛告大慧:
.....
頓現無相無有所有清淨境界。
.......
頓為顯示不思議智最勝境界。
....
自覺聖趣。亦復如是。彼於法相有性無性惡見妄想。照令除滅。
<四卷楞伽經的佛論結構>
※寂滅 →不壞相。滅盡定。聖境。
※聖智 →不壞相。自覺的境界。...........(頓悟)
(法佛) 離聲聞緣覺心意意識五法性自性一切生住滅相。
聖智境界,一切性皆必須除滅。
可親證一切性如幻,包含心自性相亦如幻。
經云:法佛者。離心自性相(真心)。
自覺聖智的境界,心的概念也不存在。這是很多人無法
跨越的障礙,只因為放不下心自性相(真心)。
簡單的說,禪門正法眼藏的境界,是超越真心的;真心
說,是化佛的境界相。
※如來藏→不生滅相。(性說、自共相建立)
(化佛) 性非性攝所攝妄想境界相,這是個被智慧建立起來的境
界,故說是妄想境界,經稱「智慧相」住。(明心見性)
※陰界 →生滅相。...............(外道聲聞)
<頓法也是延續自佛陀的教法,並非禪門專利>
※古時佛陀有一位記性非常差的弟子,名叫周利槃特。師兄們說任
何法,他都記不起來,甚至要被僧團趕了出去,但佛陀沒有放棄
他,只給了他一個掃帚,一句「掃塵除垢」,他就每天掃地,並
念著同樣的一句話「掃塵除垢」,就這樣悟道了,這就是頓法。
他三十七道品都沒學(經文紀載,他根本學不來),直接就入了
自覺的境界。
頓法可以讓我們頓悟入自覺的境界,但並非得成一切智,好比周
利槃特尊者,他悟道了,但並非不必學法了。
※禪門的「開悟」,指的是起「自覺」,並非「明心見性」。
「悟後起修」是禪門的宗法,四卷楞伽經也是如此論義,得自覺
聖智差別相後,才開始宣說性妄想自性計著相聲聞,學習如來藏
一切法(明心見性)。
明心,是明如來藏心;見性,是見自共相性;運用的,就是性妄
想自性計著相聲聞,這是悟後要修的功課。
※禪門這種教法,與淨土宗是相同的。
淨空法師說,等你們到了極樂世界,再去學明心見性。
禪門說頓悟自覺的境界,就好比淨土門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
也是頓法),就如周利槃特尊者念一句「掃塵除垢」(這也是頓
法),��都是一樣的教法,都是到了自覺的境界,才開始學明心
見性;而明心見性,並非頓法所指的範圍。
問:現在普遍都說「明心見性」就是「頓悟」;
朋友們,您從四卷楞伽經中看到的經文,有這樣的意思嗎?
如果沒有,這「頓悟等於明心見性」的概念是哪來的,是不是
向後追一下來源,看看是否有經為證。
問:參禪!只為頓悟自覺?還是兼具明心見性的功德力?
(禪師的自覺能力都非常的強,但明心見性的功夫就參差不齊。
末學參禪的功夫不如周老師,這要請周老師來講解,老師參禪的
功夫,相信大家都是無庸置疑的,其見多識廣,應該會有更務實
、少妄想的解說。)
.........
題外話,建議不要由「入楞伽經」去了解楞伽經,翻譯入楞伽經的先
賢,應非禪門一脈的,宗論極為不同,最好直接去讀四卷楞伽經,隨
舉幾個段落為證。
<自覺聖差別相聲聞>
四卷楞伽經:不離習氣不思議變易死;
入楞伽經 :離不可思議薰習變易死故;
(完全相反)
<三自性相>
四卷楞伽經:
云何三自性。謂妄想自性。緣起自性。成自性。
入楞伽經:
何等三法自體相?
一者、虛妄分別名字相;二者、因緣法體自相相;
三者、第一義諦法體相。
(入楞伽經把「性」說成「體」?違反了性說的精神。)
(要看懂四卷楞伽經,必要棄「體相用」之說,唯論見性。)
<聖智三相>
四卷楞伽經:
無所有相、自願處相、自覺聖智究竟相
入楞伽經:
無所有相、一切諸佛自願住持相、內身聖智自覺知相
(入楞伽經這種「身」建立的觀念,違反了四卷楞伽經所論。)
(四卷楞伽經中,身財建立,是性妄想計著的現象,非聖賢說。)
還有好多的差異,末學不敢誹謗入楞伽經,只能說與禪門論義不相應
,故建議朋友,若要了解禪門論義,還是直接去讀四卷楞伽經;不同
宗論,就該以該宗祖師爺傳下來的教本為據。
6 個解答
- 5 年前最佳解答
如果真有一個什麼可以頓悟、或許是誤會的誤。好比有一個佛果可證可得、可能得到的是一顆超市買來的蘋果。蘋果甜甜削皮來吃正好、千萬別朝思暮想真有一個什麼果可證可得。
似證非證、非證是證、是果非果、非果是果。
是悟非悟、非悟是悟、是誤非悟、非誤是悟。
禪門的頓悟是在悟什麼、離四句絕百非、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 ?Lv 65 年前
禪門的頓悟,是在頓悟什?
=========
答曰 : 異名。
問:
現在普遍都說「明心見性」就是「頓悟」;
朋友們,您從四卷楞伽經中看到的經文,有這樣的意思嗎?
如果沒有,這「頓悟等於明心見性」的概念是哪來的,是不是
向後追一下來源,看看是否有經為證。
========
答曰 : 不一亦不異。
偈言證 曰 : 心意及與識,分別與表示, 本識作三有,皆心之異名。
問:
參禪!只為頓悟自覺?還是兼具明心見性的功德力?
=========
答曰 : 隨眾生心器皆化所現之根本佛 。
此見 ~
- ?Lv 45 年前
(廣欽老和尚說法。錄自雲水記。)
一日。有某大學教授。自認禪定功高。
一大早。撞進老和尚禪堂。
一語不道。自個兒坐將下來。老和尚亦默然以對。
良久。教授開口曰。老和尚。你看我是第幾禪。
老和尚云。我看不出來。對曰。聽說您禪定功夫很高。
我已到了第四禪。您怎麼看不出來。
老和尚云。我三餐吃飽沒事幹。
然後。隨手拿張衛生紙捏成一團。嘴巴動幾下子。
轉過頭來問。衛生紙在跟我講法。你聽到了沒。
教授不解。默然而退。
如果你看得出來。廣欽老和尚在說什麼說法。
那你就已頓悟了。
不然。快訪求位善知識。找個教參禪的道場。
看看有沒有機緣。不要再之呼者也了。
生命有限。人身難得。佛法難遇。
- 5 年前
哈哈哈哈!挖個坑,叫我跳?
=====================
《洞山五位頌》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
正中來,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莫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兼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裏蓮,宛然自有沖天志。
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裏坐。
《洞山五位頌》是洞山良價禪師所作,它標示了禪宗修行的階段差異,
學人心行(心態)的完整變化。換言之,這也就是明心見性的全部過程。
正中偏者,喻初悟時節,智光微弱。
偏中正者,喻悟後起修,捨識歇妄。
正中來者,喻理體已明,未及事用。
兼中至者,喻藉用澈體,理事雙融。
兼中到者,喻證得法身,體用如如。
一念恍然,故謂之頓。每有所悟,皆是頓悟。
但是,一直要到第五階段「兼中到」時,才能稱作明心見性,證得法身。
惟此時,我法二執俱破,超出十法界,入佛一真法界,證七地無生忍,不退轉位。
首楞嚴經云:「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此根初解,
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
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首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須漸除,因次第盡。」
壇經上,六祖曾自謂云:「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
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
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
後來,六祖到了黃梅,亦曾對五祖法忍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
這「常生智慧」,就是屢屢頓悟。六祖根性大利,尚待多次頓悟,何況尋常人等?
永嘉玄覺大師,為六祖惠能的五大法嗣之一。他曾立觀心十門云:
初則言其法爾,次則出其觀體,三則語其相應,四則警其上慢,五則誡其疏怠,
六則重出觀體,七則明其是非,八則簡其詮旨,九則觸途成觀,十則妙契玄源。
其中,第九觸途成觀者,夫再演言詞,重標觀體。
欲明宗旨無異,言觀有逐言移,移言則言理無差,改觀則觀旨不異。
不異之旨即理,無差之理即宗。宗旨一而二名,言觀明其弄引耳。
如上,永嘉大師所言,禪宗觀心修行,終得妙契玄源之前,必先改觀。
一改凡夫業識習氣無明之觀,而為不異無差於諸佛如來清淨本然之觀。
綜上可知,觀心修行的實際過程,包含了多次的頓悟。
且每一次的頓悟,都必須達成若干改觀之效。是否有所改觀呢?
則須檢校其言語,這就是禪門言語酬對,機鋒較量的由來。
如是漸修→頓悟→漸修→頓悟,反覆不斷,才能到達七地不退轉位,
才能稱作明心見性的法身大士。古來禪門中人,無不以此為一生修學之標竿。
何以故?就怕來生有隔陰之迷而退轉。屆時又得從頭來過,豈不冤枉?
=======================================================
如果你真的知道,就不會自稱「明知道」。
心無定形定貌,法無定相定名,「明知道」的是甚麼?
如上《洞山五位頌》首句「正中偏」者,執偏而失本正。
初初一念返照,這纔發覺,有所見、有所不見之明,恰恰是遮障本心之暗。
若無所見、無所不見,即無所執,即不落入明邊。
明既不立,無明亦不立。無明既破,「當陽顯赫」。
「三更初夜月明前」者,明暗相依假立,本來不二,本無明暗。
「相逢不相識」者,不隨意識,執二為實。
「隱隱猶懷舊日嫌」者,業識習氣尚在,不時作祟。亟待悟後起修,以盡除之。
因此,自覺有兩種。
一種是,我見聞覺知了甚麼。
另一種是,我見聞覺知了甚麼,甚麼就束縛了我。
前者,尚執五蘊識見為實,自他對立,未離凡夫位。
後者,即是初悟,無自無他,根塵識心,稍有鬆動。接下來,就是悟後起修。
修甚麼呢?不落兩邊,入不二法門。如下所述之同異不二。
《楞嚴經 卷四》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
所以,若問,禪宗頓悟者,悟了個甚麼?
第一個答案就是,若起一念,我見聞覺知了甚麼,等同於刻意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譬如,我追求過108位女生,卻從來不曾獲得其中任何一位的青睞。
此事對我而言,有刻骨銘心之痛。追求異性一事,始終是我的煩惱。
經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我終於想通了。對於他人而言,此事並不存在。
它之所以是我的煩惱,只因我自己死死抓著它不放。
甚至於,我追求過108位女生一事的真實性,也只來自於我個人的堅決認定。
這不是刻意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這不荒唐可笑嗎?
翠微無學禪師澈悟住山後,
『投子問:「未審二祖初見達磨,有何所得?」
師曰:「汝今見吾,復何所得?」投子頓悟玄旨。
一日,師在法堂內行,投子進前接禮。
問曰:「西來密旨,和尚如何示人?」師駐步少時。
子曰:「乞師垂示。」
師曰:「更要第二杓惡水那?」子便禮謝。
師曰:「莫垛根。」
子曰:「時至根苗自生。」』
佛法並不解決實質問題。爲甚麼?因為世間法,並無實質性。
所有的覺悟,都是一念間的改觀,說變就變,故稱頓然而悟。
但頓悟雖是瞬間的改觀,卻需要在潛意識中醞釀,故名漸修。
醞釀的時間,長短不定,所以需要耐性。
《大般涅槃經 卷十四》
「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
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
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
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
言醍醐者,喻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大般涅槃經 卷十》
「聲聞如乳,緣覺如酪,菩薩如生熟酥,諸佛世尊猶如醍醐。」
=============================================
隨著第一個答案產生,有些同修或許便不免擔憂。
一切時處,皆不起念,我見聞覺知了甚麼,豈非落入茫然無邊際中?
其實,只是外加改為內含,外掛改為內建,不必懷憂。第一義中,本就一切現成。
何以故?一無所知者,亦無所不知,此名般若現前。
龐蘊居士曾謁石頭。『一日,石頭問曰:「子見老僧以來,日用事作麼生?」
士曰:「若問日用事,即無開口處。」乃呈偈曰:「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
頭頭非取捨,處處沒張乖。朱紫誰為號,北山絕點埃。神通并妙用,運水及搬柴。」
頭然之。』
《六祖壇經》
『「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
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
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
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
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
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聽吾偈曰:「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曰:「五蘊幻身,幻何究竟?迴趣真如,法還不淨。」
師然之。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
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
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
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
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
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
==============================
如題主問,參禪單只為頓悟自覺?還是兼具明心見性的功德力?
綜上所述可知,參禪所悟,初初只是了明如何是妄,不妄即真,不可更求真。
起一念求,即是妄想。何以故?「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但漸漸契入佛性第一義時,妄想也隨之遞減,故先前的覺妄,便趨向無覺。
以此無覺之覺,隨緣利生,不作自他之分,亦無功德之想,法身現前,畢竟無覺。
『梁武帝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
祖曰:「並無功德。」
帝曰:「何以無功德?」
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祖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祖曰:「廓然無聖。」
帝曰:「對朕者誰?」
祖曰:「不識。」 帝不領悟。』
故知,功德乃是自性本具,不假外求。若不見性,所作功德,只是人天小果。
不識,即無覺之覺。廓然之無,即無覺之覺。無覺之覺,即第一義。
=============================================
前面所引公案中,投子問:「西來密旨,和尚如何示人?」
駐步少時,即翠微禪師於佛性第一義中,所起之用,並以此本分事用,示諸學人。
你問我答,豈非二法?故知,第一義中,以二法為用。
投子又曰:「乞師垂示。」
師曰:「更要第二杓惡水那?」子便禮謝。
翠微之意是說,要悟即悟,莫更尋覓。覓得來的,皆是髒水,已非源頭活水。
何以故?無始以來,一法也無。我等所見第二、第三,乃至一切萬法,全是妄覺。
何以故?無始以來,是二進位法,所謂仗境方生。
所以者何?我見到一法時,自他二法已成,逢二即滅(雙亡併銷),一法不存。
首楞嚴經乃云:「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所以說,「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
靈雲志勤禪師見桃華悟道,一見更不再見。
但見翠微駐步少時,已是妄覺,已是造輪迴因的一杓惡水。
不於此時悟入,豈更覓取第二杓耶?
換個更簡單的方式說,真如自性起用,性者能見,相者所見。
以能所不二故,所見之相,即是能見之性,見相即見性。
性既無形,即不可見。若有所見,即不見性。若無所見,始名見性。
以能所併銷故,無相無性,無心無法,無佛無眾生。
潙山和尚乃曰:「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
達摩祖師,將返天竺前,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一言不發。 達摩卻說:「汝得吾髓。」
故知,要見第一義者,當於二法中見。
那麼,於二法中果然得見第一義,得見如來法身時如何?一法不見。
================================================
『廬山歸宗策真法施禪師,初名慧超,謁法眼。
問曰:「慧超諮和尚,如何是佛?」
眼曰:「汝是慧超。」師從此悟入。』
佛不覓佛,既來問佛,必不是佛,而是慧超。
- ?Lv 65 年前
問:現在普遍都說「明心見性」就是「頓悟」;
朋友們,您從四卷楞伽經中看到的經文,有這樣的意思嗎?
如果沒有,這「頓悟等於明心見性」的概念是哪來的,是不是
向後追一下來源,看看是否有經為證。
==================================================
明心:(明) 成自性如來藏心
見性:見攝所攝妄想 淨自心現流
頓悟:
修斷六根罔施功 一切現成
凡夫頓悟則成聖
聖人頓悟則成凡夫
- ?Lv 65 年前
對修學如來正法的學佛人來說
「禪門的頓悟,是在頓悟什麼?」實為隨時脫口而答的問題
佛法的核心法義,就是眾生的第八識如來藏所有種種體性、法性
也就是一切法所從來的根源,就是第一義的法界實相心
佛法的修學內涵,當然是捨此無他了
禪宗悟證了眾生的自心如來第八識本心,發現祂雖無形無相卻能藉緣出生萬
法,真實存在;而祂出生六塵萬法,對所生所顯萬法從來如如不動其心。所
以,祖師將禪門的開悟證真,稱為「證真如」
又因為此心無形無相,無頭面無尾巴,為眾生日用而不知;不見就不見,一
旦悟了就見到整體,沒有漸漸發覺、漸漸修得可言。故只有漸修而頓悟,沒
有漸悟這回事
佛世尊為了學人能理解 祂所開示的第八識如來藏種種義理言教,特別施設
了以心傳心、以心印心的「教外別傳」妙法;禪宗就這麼仿效著流傳綿延承
續下來,成為佛教弘傳的中心重鎮
由是,可知佛法的入門就在禪門的頓悟第八識本心;悟後起修的內涵,也不
外是此心的有關法性、自性。因此,依經教研究來探求開悟見道的方法,是
一種顛倒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