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服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 發問時間: 社會與文化宗教信仰與靈性 · 4 年前

探討恢弘的不二法問題?

<定義>

經云:異相因有性,是名無二。

說明:任何異相,皆不二之性(佛性)所攝;

     起世間智 ,說是因所作;

     起出世間智,說是性所攝;

   不是不二有世出世間的分別,是智性讓不二顯現出世出世間,

   不二若區分為世出世間,不二就壞了。

<「不二」的動、靜二相>

不是不二有動、靜,而是念頭導致不二顯現出動、靜二相。

若不二有動、靜,不二就壞了。

※念動之時、念不動時,不二是個怎樣的法相,要詳審自心現量。

 →念動之時:

  你要從「見性」去入不二;若不見性(因),你無法判斷「

  兩端」,隨見異相都說是兩端,你將錯亂無序。

  請問,「佛說」、「外道說」是不是兩端?

  若是,不二就成了謗佛;若不是,你如何判斷。(補充一)

 →念不動時:

  不二是極靜,故疾入聖。

  這個極靜,不但不存一法、一心、一義、一物、一真,就連不

  二本身亦不存在,否則怎能說是極靜。這是不思議智最勝境界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

<不二法與緣起、如來藏>(補充二)

※是如來藏攝受不二?還是不二攝受如來藏?

 若無不二之性,真心妄心說即壞,如來藏就無義了;

 若無如來藏 ,你學習不二法是不受影響的;

 故知,肯定是「不二之性攝受如來藏」。

※入了「不二是寂靜」必能明白「如來藏是幻」:

 念動之時,不二會顯現真心、妄心說的如來藏境界相。

      故說如來藏「非無」。

 念不動時,不二寂靜哪來的如來藏境界?(除非你靜不下來)

      故如來藏「非有」。

 非有非無,故說如來藏是幻,為化佛說、不為法佛說。

 →為道日損;入聖,是把自己學的法給破了而得,不是因為學了

  甚麼法可得。不二法有自滅的能力,故祖師爺說,要急相應,

  唯言不二。(學如來藏的,你打死他都不敢滅了如來藏)

※如來藏,在禪門最初的經典四卷楞伽經中就出現了,後期祖師、

 禪師為何都不太怎麼提了?當然不是誹謗如來藏,而是境界到了

 不太需要這樣的方便。

<不二法的軟肋>(補充三)

問:若您常陳指兩端,你憑甚麼認定那是兩端?

問:請朋友展述你對不二法的參悟、運用?(多多益善,相互參研)

已更新項目:

.....補充一(如何分辨兩端?)

上、下,是不是兩端?

→是。一條橫線是因,造就上下兩端。

左、右,是不是兩端?

→是。一條直線是因,造就左右兩端。

上、右,是不是兩端?

→不是。上由橫線因所作,右由直線因所,不同因。

佛說、外道說,是不是兩端?

→不是。佛說、外道說,並非相同的因性所作。

明、無明,是不是兩端?

→不是。明由緣起自性作,無明由妄想自性作,不同自相因。

幻、非幻,是不是兩端?

→不是。非幻表真實,不由因自性作;幻無因,也非因自性作。

生死、涅槃,是不是兩端?

→外道說是 。外道生死涅槃相因,其性無二。

 如來藏說是。如來藏是生死、涅槃之所因。

 佛說不是 。佛說涅槃無所依,故不是兩端。

 (外道說常,不因自相成,佛說常,因自相成。)

*****不會判斷兩端,就不可能正確運用不二法*****

例如:說「明、無明」是兩端;

   經云「覺性必明」;不就成了「覺性」必墮入兩端?

   這怎麼可能是大智慧的不二法。

2 個已更新項目:

....補充二(不二、緣起、如來藏,展現禪法精隨)

生、死不二,其異相因有性在「有」;

 →解脫生死的法門,皆離不開「了悟執有(當有因作)」。

有、無不二,其異相因有性在「取」;

 →離有無品的法門,皆離不開「了悟取(作因作)」

  好比不二,兩端不取,就不墮有無。

取、捨不二,其異相因有性在「愛」;

 →離取捨的法門,皆離不開「了悟愛(攀緣因、當有因作)」

  捨心的修練,離不開攀緣、當有。

  對治當有與攀緣,用佈施波蘿蜜、持戒波蘿蜜;

  故知,佈施與持戒,是離取、捨最直接的功夫。

愛、嗔不二,其異相因有性在「受」;

 →離愛嗔的��門,皆離不開「了悟受(相續因作)」;

  愛嗔也可以解釋為苦樂;

  最有名的四聖諦,你不了「苦受」,就學不了四聖諦。

  長阿含經說的很清楚,道諦就是苦出,不是無限上綱的種種了

  不起的境界,這是識見不足的狂想。

受、不受不二,其異相因有性在「觸」;

 →觸是攀緣因作,降伏攀緣因的,是持戒波蘿蜜。

  好比經文記載,某佛某前世被王支解身體,也不起十惡(戒行

  圓滿),故其不受後有。

3 個已更新項目:

........

.....

名色、空不二,其異相因有性在「識」;(識是當有因所作)

 →楞嚴經說,無同異中,炙然成異,異彼異為同,同成虛空、異

  成世界。這是以「識」為論。

業識(妄心)、真識(真心)不二,其異相因有性在成自性。

然後呢.....

 →然後就是「不二是寂靜」,頓入聖,為不思議智最勝境界。

  常有人說真心妄心不二,但其性在哪卻毫不清楚。

  我說真心妄心不二,是依成自性說。

 →另外,朋友可以看出來,對學不二法的人而言,如來藏根本是

  小菜一疊,哪有甚麼值得死抱不放的,完全不必理會如來藏說

  ,也具足如來藏的境界。

※上面說到了很多性,有自性、他性、非性、集性自性、相性自性

 因性自性、緣性自性..,這些性共通的現象,都是不二;好比

 成自性,若非由不二之性所攝,如何會起真心、妄心二相。

 故說不二是一切法共相,不二之性即是佛性。

 不二之性不是頂級的,而是遍及的,佛性遍及一切。

 唯無上正等正覺可說是頂級的,覺即是佛,不二之性即是佛性。

 念不動時,即佛;念動之時,即佛性起用;不覺即凡夫,自覺即

 佛境界。

4 個已更新項目:

......(補充三)不二法的軟肋

※不二法易入聖,也可審自心現量,但初學不易「覺自心現妄」。

 直到你入了「不二是寂靜」,之後的「迴心」,才可以起「聖差

 別相」,那時候就很容易了。

※有些禪師到了臨終才後悔,因為他的不二法只用了一半;雖然他

 通達了一切自心現量、也入了聖,所以他都無惑、朗朗晴空;但

 是他覺自心現妄的本領不深、導致實踐六波蘿蜜的功夫不足,到

 頭來,知道歸知道,還是要受輪迴之苦。

※明心(審自心現量)見性(智性提升),悟(入聖)後起修(覺

 自心現妄,行六度波蘿蜜)。

 菩薩畏因;大乘佛法的修行,都是修「因」。

 若不見因就是沒在修,不見因的瞎修不算修!

5 個已更新項目:

...........有高手到場................

牛朋友說:「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此乃入不二見地。」

我的意見:正確。

     就是這個『更無去處』展現了不二的殊勝,讓你入聖。

<說明>

※不二法觀如來藏,就是「無相」二字。

 無相者,於相(妄心;妄相)而無相(真心;實相)。

 無相是個境界,霎那即悟;無念是個修行,漸次除事,不可混淆。

 若有人說「我以無相為修」,就是一個愚痴凡夫。

※譬喻:譬如作夢

 妄相 →夢中六趣種種,是名妄相、妄心。

 實相 →夢,即是實相、真心。

     在夢中,「夢」是不生不滅的,故說是實相、真心。

 如來藏→即是夢(實相)與夢中的一切(妄相),故說無我。

     夢(心)中的一切,都是夢(心)所造。

 佛  →即是做夢者(聖)。

 真如 →夢中,你稱呼「做夢者」為真如。

     真如,不是指夢(真心、實相)。

 迴心 →就是入夢,因為醒過,故是覺性朗朗的入夢。

     入夢,當然還是如來藏(夢)的境界,只是你自覺了。

     做夢者是法佛,夢中自覺的是化佛,如來藏是佛境界。

6 個已更新項目:

....

※夢醒了,

 你還會稱呼自己是「做夢者(真如)」嗎?

 你還抱著「夢(實相、真心)」做什?

 你就是佛,夢中的一切囈語,你大可不必再拿出來用。

 這就是「不二是寂靜」的聖境,根本就沒有甚麼真心、實相、真如、

 ..種種究竟義可說,一切想說都是多餘,那是夢還沒醒。

 達到了「更無去處」,只差一步就醒了,那就是「放下夢中囈語」,

 這就是唯魔詰尊者的示現。

 故我說「我入的『不二是極靜』,根本沒有真心實相真如.....。」

很多反對我意見的朋友,其實也沒衝突,因為我強調『迴心』的修行,

而朋友們強調『夢醒』,好比高速公路的雙向道,通達了就不惑,不能

通達就成反向的衝突相,如果又不自覺念頭,自然就火氣大了,這我都

可以理解。

基本上,還是要先達到牛朋友的境界;否則都沒有能力「迴心」修行。

7 個已更新項目:

<錯亂的「歇妄息念」>

※當我們自覺念動:

 若為夢醒→當要歇妄息念,以趣向極靜。

 若在迴心→當要審自心現量(以智慧觀照),是謂「明心」。

      你怎麼能歇妄息念?這不就迴心不成了。

      你還說甚麼菩薩乘?乘是行義,行就沒有不動念的。

      無明緣行,行都出現了,無明(起念)必然已經存在。

※當我們自覺不動念:

 這是如境界;(不二法跳過這境界,迴心以後比較容易明白。)

 到了覺所覺空,這是真無所有地;

 到了無所有地亦滅,就是聖。

 這已是「歇妄息念」的境界,為何還要去想甚麼真如實相真心?

 說甚麼「不了真心、因地不真」,不都是妄念嗎?夢中的噫語放不

 下,哪有資格說是「歇慮息妄」。

常見問題:智慧觀照的時候,錯亂的歇妄息念;

     歇妄息念的時候,止不住夢中噫語。

不自覺就是不通啊,不要抱著一句話就當佛意!

8 個已更新項目:

...............

祝福各位朋友。

8 個解答

評分
  • 4 年前
    最佳解答

    經云:異相因有性,是名無二。舉題者對此句經文的理解有誤。

    「不是不二有動、靜,而是念頭導致不二顯現出動、靜二相。

    若不二有動、靜,不二就壞了。」

    這是將不二與動靜看作兩箇。妄念紛飛,亦不影響不二。

    作此見者,何須歇妄息念?為何必須離相離念?顯然,舉題者並不明白。

    將以上的誤解,做為後續推論的基礎,免不了越講越散亂,矛盾百出。

    ------------------

    楞伽經云:『云何無二?謂一切法,如陰熱、如長短、如黑白。

    大慧!一切法無二,非於涅槃彼生死,非於生死彼涅槃;

    異相因有性故,是名無二。如涅槃、生死,一切法亦如是。』

    世尊所說這段經文,是依『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的順序,

    從前面一路闡述下來的。當前面說『空』時,已經闡明一切法性相皆空。

    則於此『異相因有性故,是名無二』句中,豈可再反執異相之性為有耶?

    若謂異相有自性,豈曰無二?又豈非推翻前面所說一切法自性自相皆空?

    故,『異相因有性故,是名無二』一句,應解釋為:一切凡夫外道二乘等,

    之所以見一切法有變異諸相,肇因於錯認諸法名相有自性,遂執諸法實有。

    是謂於『畢竟同中,生畢竟異』,而迷悟、染淨兩途,迥然生焉!

    反之,若了 世尊前面所述法義,當知如陰熱、長短、黑白,

    乃至涅槃、生死等,一切對待而生之名相無二,無別無異。

    於是,一轉直下,會歸本心自性,即到家也。

    否則,如舉題者後續所論,洋洋灑灑有之,到家消息卻杳無音訊矣。

    ----------------------

    讀經解經,隨時觀照,三句兩句,皆可悟入。

    --------------------------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觀如來品第二

    波斯匿王白佛言。諸法實性清淨平等。非有非無。智云何照?

    佛言大王。智照實性非有非無。所以者何?法性空故。

    是即色受想行識十二處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緣。二諦四諦一切皆空。

    【是諸法等。即生即滅即有即空。剎那剎那亦復如是】。何以故?

    【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諸有為法悉皆空故。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諸法一切皆空】。

    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畢竟空。

    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般若波羅蜜多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諸有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

    六趣故有。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

    善男子。【若菩薩住於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見。為住世間即非菩薩】。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悉皆空故。

    【若於諸法而得不動。不生不滅無相無無相。不應起見】。

    【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諸佛法僧亦如也】。

    【聖智現前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多。名歡喜地】。

    障盡解脫運載名乘。動相滅時名金剛定。體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

    為何必須歇妄息想,離相離念?

    如上 仁王經文所述,【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故知,心法元不二。一切念想,本心本具;一切萬法,不出本心。

    有緣識念即生,無緣識念即滅,隱顯、沉浮不定。

    不用時全無消息,本心不是無念,只是緣未至,無生即生。

    用時念念具足,本心不是有念,只是依緣變現,生即無生。

    又如,六祖大師所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本心)。』

    本心自性,無名無相,不可思議,假名曰空。

    此空,於有無,離有無;於能所,離能所;於因緣,離因緣。

    於對待,離對待。以離一切對待二邊故,又名不二,或第一義等。

    以一切法皆對待而生故,二邊含攝一切萬法。

    以不二含攝一切二邊故,一切萬法盡皆不二。

    是故,於一切法,但離二邊,皆可悟入此空,悟入本心自性。

    【若於諸法而得不動。不生不滅無相無無相。不應起見】。

    無相無無相,即不二;不生不滅,即無生。

    若了此義,即知本來【一切法皆如】,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這【一切法皆如】,豈不是歇妄息想,離相離念下之本態?

    大乘起信論亦云:『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

    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

    [0185a16] 福州長谿趙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師。

    剃髮於杭州龍興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遊江西。參百丈。

    丈一見。許之入室。遂居參學之首。

    侍立次。丈問。誰。

    師曰。某甲。

    丈曰。汝撥爐中有火否。

    師撥之曰。無火。

    丈躬起深撥得少火。舉以示之曰。汝道無���箇聻。師由是發悟。禮謝陳其所解。

    丈曰。此乃暫時岐路耳。經云。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

    時節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憶。方省己物不從他得。

    故祖師云。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祇是無虗妄凡聖等心】。

    【本來心法元自備足】。汝今既爾。善自護持。

    次日。同百丈入山作務。丈曰。將得火來麼。

    師曰。將得來。

    丈曰。在甚處。

    師乃拈一枝柴吹兩吹。度與百丈。

    丈曰。如蟲禦木。

    大佛頂首楞嚴經 卷四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蓮華

    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 ?
    Lv 6
    4 年前

    要談到「不二」,並非是在文字上做探討,只說明出「不二」是什麼而已

    除了說明「不二」是什麼?它的過程是什麼?如何達到這樣子的境界?

    那才是對修行有益的。

    不二,是什麼樣的境界呢?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沒有二元的外相

    也就是沒有相對的概念存在,生、死,有、無,長、短,大、小⋯⋯等等

    舉個比喻就如水倒入水中,一種沒有主、客觀的分別,也就是「能所俱泯」

    這種定境去除了所知障,由是一切相智產生,所有概念式的思維都平伏下來

    這「不二」是無學道的特徵升起,為何如此說呢?

    因為文字所學,都是脫不了概念性的思考,比如生死、湼槃等

    湼槃只是一種方便說,湼槃並沒有「有」、「無」的概念

    如果一直在文字上做探討,是討論不出什麼東西的。

    不二的概念大約是如此,那麼,要如何才能達到不二的境界呢?

    那麼,不管您是什麼宗派都是一樣的,都是要透過聞、思、修三個階段

    不管聞、思、修的階段有多短,就算是一分鐘,也離開不了這次第

    因為自古以來能證自的只有一人,就是世尊而已

    聞慧,也就是從聽聞、讀取佛法所產生的智慧。

    思慧,接著,經過耐心的觀照與反思,生起了確定的感覺,了悟諸法空無自性

    這是透過反思所生起的智慧。

    修慧,透過禪觀,達到心一境性的境界,達到最後證悟空性的境界,在那一瞬

    二元的外相才會消失。

    所以,討論無二,我們無法知道學人誰在聞慧階段,誰在思慧階段,誰在修慧階段?

    只有自己有能所俱泯的經驗值,那才能說是真正接近不二了吧!

    瑜伽師地論:

    若諸菩薩於離言說法無我性,或於真諦將欲覺悟、或於真諦正覺悟時、或於真諦覺悟已後所有妙慧,

    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有分別,,離諸戲論;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究達一切所知邊際,

    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順入中道。是名菩薩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

    靜修兄應該參考一下牧兄所寫

    其實,學得愈多,所知障會愈多,到了一個程度,應該慢慢放下

    所以到後面無學位,也就是沒什麼好學的了

    只安去證悟諸法空性,最後連空性也不要去執著了

    如此,才有機會達到不二的境界

  • ?
    Lv 7
    4 年前

    老實說...文字還是在一直在矛盾遊戲中....

    例如所說--->

    ***...雖然他 通達了一切自心現量、也入了聖,所以他都無惑、朗朗晴空;.....到 頭來,知道歸知道,還是要受輪迴之苦。 ***

    如所說...已經[無惑],也入了[聖]....結果還要受[輪迴苦]???

    佛學的文字意義....已經變成自己說自己懂....就可以到處宣揚...

    這真的是末法的現象顯現了!!

    其他論述遊戲矛盾....就不用再列舉了......

    暢談修[因]..卻不知[苦因]是如何造作的...??

    以上...供參考!!

  • 匿名使用者
    4 年前

    我其實在很不想上來打字 只是覺得很奇怪 你如果觀察大自然就會發現 它是一個規律的循環 所有的系統都會動運行 就跟你自己一樣 你���果不要用 有我的方式看自己 而是用我指的是這個生理機器 而你的心態情緒反應只不過是大腦神經元所組成的 一個智能系統 然後轉換成身體的循環形成心態 然後實際上你的心態就只是身體的血液循環的反應 然後再直接的影響你的身體器官 造成器官的受傷害 那麻既然大腦 身體 會互相引響 你的思緒也只是大腦運作的產物 你就算沒有意識好了 也不可能會實際超過這一個身體阿 因為地球 就一樣也只是個系統循環的規律 它沒有意識的阿 所以就算沒有意識地球也不可能說我消失了吧 為它就只是個自然循環而已啊 破壞它的不就是那個虛妄的心態 所以變更了自然的循環不是嗎 那你沒意識的時候怎麻可能會超過本體的範圍 ....那樣根本就不可能 .... 成 住 壞 空 的不是嗎

  • ?
    Lv 6
    4 年前

    善哉!靜修師兄

    善知識法喜

    減法如何減?加法怎能加?

    加減皆此心,塵埃即明台。

    止息不是斷滅相

    如同呼吸間,停,止,返,復皆是呼吸

    這個止息是本來而具,該來的必定現起

    相同的

    不二不是「某個相」或是某種對峙,因緣...等

    所有的現象,若上,下,前,後,大,小...一切意念覺受,如同呼吸一樣

    到了滿足時就示現「止息」而已

    有了「這個階段」「彼、此」的妄取,才有差異

  • 4 年前

    <大乘入楞伽經> 無常品第三之一

    復次大慧。我當為汝說智識相。汝及諸菩薩摩訶薩。若善了知智識之相。

    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慧。智有三種。謂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

    什麼是 出世間智?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什麼是 出世間上上智?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依自心所行 ["出世間"智] 因而得成無所分別無上智慧.故名 ["出世間"上上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

    存在於空中無色.這一種狀態的我.因為"無".所以"無". 故聖言本來無一物.本無二法.

    諸識流轉.但不論我存在於任何一種情況中.皆依空中無色的我.無功用行.名不二法.

  • ?
    Lv 6
    4 年前

    「不二」的意思,有:不落相對二邊,或唯一無二,或無所謂一、二等

    數之意,故「不二」是某種法所顯示出來的現象之一

    「不二法」則是一種具前述現象的法,至於是啥法?則不是藉由探討而

    能得真實答案的;反過來說,若是悟證了第八識如來藏,又有機緣聽聞

    善知識講述,就可以對所悟的第八識真心、本心加以現觀,證實祂確是

    具有如是「不二」性相

    所以,不二法問題,是唯證乃知的法界實相法,法爾如是,證悟時就能

    加以現行觀察證實;若憑自意推測、想像,或依經文摸索其義旨,必定

    無法真正如實瞭解、領會,如何能講得通。 

  • 匿名使用者
    4 年前

    恢弘的不二法當務之急即是.....

    踏上正確第一步,

    學正法 來正覺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不二法門

    唯一向上一路,佛光普照,一切無礙-->學正法 來正覺

    佛教正覺同修會-- 學正法 來正覺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index.html

    憶佛念佛 無相念佛 無相憶念拜佛 看話頭 參話頭

    打破無始生死迷津 重建了義學佛知見

    指引佛子明心見性 宏揚大乘宗門正法

    禪淨雙修 圓融無礙 當生成就 定登淨域

    節省您多年摸索的光陰 歡迎加入大乘修證行列

    /\///

    於一切業,智為先導。

    於一切業,智為先導。

    於一切業,智為先導。

    真正修行唯一正途,

    應如是智者要如實勤修持不可思議真實了義正覺佛法,

    ✪生活中的佛法~邁向正覺[轉載]

    尋尋覓覓,走遍大江南北,我終於踏著堅毅的步伐—邁向正覺--往「佛教正覺同修會」為佛子們所敷設的「三世諸佛」所具足親證的「無上正等正覺」的成佛之道邁進。這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就只有在「正覺」才開演的「菩薩」當學的行履,心中悸動不已,得來何其不易!今生真是何其有幸!

    親愛的佛子們!您是否正為該如何修行卻又找不到合適的道場而苦惱?您是否學佛多年仍茫茫然不知所學為何?您是否唸佛唸了一二十年仍然口唸彌陀心散亂?乃至唸了一輩子的佛依然不知佛在哪兒?什麼是佛?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嗎?極樂淨土何在?極樂世界它卻是那麼的遙不可及呢?真的令人心酸啊!

    為什麼學佛這麼久,卻仍被世間的一大堆煩惱鎖事搞得團團轉,令人心不得安定呢?

    朋友!這不能怪您,真的不能怪您,那是因為您還沒有找到真正的善知識,或者和善知識失之交臂,要不然就是真正的善知識來到您的面前,您卻沒有慧眼加以簡擇,最不幸的是因為您受流風所及對大名師産生崇拜的情懷,誤信大名師指稱「示現在家相」的善知識是邪魔外道…等等諸多不實的言語,自己並未理性的試著請閱善知識的書籍,心平氣和地加以如實的探討,到底善知識所言的「心外求法」的意涵是什麼?只是情緒地對於未著僧衣的「真正」大善知識的著作拒之於千里之外,以至於錯失修學正法的良緣。

    學佛初始,我和大多數的人一樣,到處趕場參加法會,所謂的法會不外乎就是持名唸佛、靜坐、唱誦、拜懺、放生、做義工、吃素、助印經書……認為這些就是學佛,自以為高人一等,從此不入凡夫俗子之流而沾沾自喜,卻沒想到這些都只是外門廣修六度,佛法的門在那兒還沒找到呢!

    您可曾想過:世尊以開、示、悟、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於法華會上宣說 如來甚深出世本懷,讓成佛的大道於娑婆世界眾生的眼前開展,是要我們能真正的學到「真實」佛法終究成佛哪!世尊曾說:「常當一心,無為懈怠;未證得者,勤求證悟,如是應學。」所以要成佛一定要先開悟明心,明心了才算找到那把入門的鎖鑰,五祖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可見識得本心,對一個學佛的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那麼,到底要到哪個道埸才能讓佛子們有開悟明心的因緣呢?那就是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僅此一家別無分號,請您相信這絕不是說大話,因為「正覺」所教導攝受佛子們的法義可以讓煩惱眾生離塵向覺,有著自、他兩受用的解脫功德,所學全都可以以經典來印證無訛,而且確實經由400多位得法者一再的拿「三藏十二部經典」來檢驗證明通關無誤。

    「正覺」有最親切、最平實的 平實導師,他老人家此世雖現在家身相,但外表仍是散發出極濃烈的出家風韻,可是三藏精通,著作等身,智慧如海的大善知識!導師弘法已經二十年囉!開講過的經典無數,有:楞伽經、楞嚴經、金剛經、大乘起信論、勝鬘經……;目前於每週二晚上,正以第一義諦來開演不可思議的經中之王《妙法蓮華經》,【註:《妙法蓮華經》已開演結束並結集出書中 http://books.enlighten.org.tw/project/lotus/index.... ,目前於每週二晚上,正以第一義諦來開演不可思議的經《佛藏經》】,希望您能把握這個殊勝的因緣來聽經喔!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我們可不是每一世都能有幸在真正的大善知識座下聆聽勝妙的「如來藏實相義理」。

    這兒還有許多已經明心乃至見性的親教師,為我們講解禪淨班的所有基礎課程,內容的豐富還得您親自來領會才能受益,親教師還為我們解答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疑難雜症,兩年半的禪淨班結束,有了學佛的正知見,只要定力、慧力、福德具足,就可以參加禪三,就有因緣明心乃至見性,真的勝過前面幾十年所學!方不枉此一生。

    除了導師、親教師,這兒還有數不盡的義工菩薩為大家做種種熱心服務,導師和親教師們日以繼夜地為弘法而忙碌,除了寫書、講經、還要舉辦禪一和禪三、大悲懺法會、皈依大典、菩薩戒……等等諸多佛事,不但沒有支領任何薪水也不接受任何人的供養,往往還自掏腰包大力護持正法哩!同修會的師兄師姊們都是臥虎藏龍才華洋溢,卻無比的謙虛;彼此相敬如賓,絕不攀緣;每一個人都為了正法的弘傳和自己的道業默默付出,這樣清淨的菩薩僧團全球那裡找?我一直感恩諸 佛菩薩的疼惜,今生才有機會進入同修會,跟隨 平實導師和所有的親教師修學正法,乃至進入內門廣修六度萬行,末學僅能以粗淺的文筆表達對浩瀚佛恩、師恩教誨的恩澤,更希望所有的人也能來修學正法,讓人間成為淨土,讓 世尊的正法能夠永續流傳,那才是 平實導師出世弘法的最大心願啊!

    佛菩薩見您虔心學佛,早已冥冥中為您預作安排讓您已接觸到了正法的資訊了,所以請珍惜今日末學誠摯的邀約,這正是佛菩薩對於菩薩種性的您發出慈悲的攝受,請您萬不可再錯過這次學習正法、提昇生命的良機,生命中只有這條路可走了,除此無他!

    親愛的佛子們!「正覺」的菩薩們就算喪身捨命,一心只是為了讓 佛陀正法能在娑婆世界永續流傳,得以造化佛弟子們的法身慧命,請別再猶豫了,請趕快提起您的步伐,大步邁向正覺!

    ✪生活中的佛法~邁向正覺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 

    《佛藏經》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3

    【【【 正覺同修會2017年4月開課公告 開鑼了! 】】】

    [每年四、十月都有新班開課]

    *開課後三個月內,都歡迎報名聽課*

    http://www.enlighten.org.tw/newsflash/class

    共修期間:二年六個月 費用全免

    *開課後三個月內,都歡迎報名聽課*

    即日起接受報名,欲參加者請向本會函索報名表 (103)台北市承德路3段277號9樓,或下載報名表

    正覺各地講堂地址、電話、地圖

    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3

    參考資料: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enlighten.org.tw/ 華嚴聖境故人來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