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服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 發問時間: 社會與文化宗教信仰與靈性 · 5 年前

關於「有無」的論述?

<經文>復請世尊。唯願為說一切法有無有相。

    .........

佛告大慧。此「世間依」有二種。

     謂依「有無」。及墮「性非性欲見不離離相」。

(依「有無」)

  大慧。云何世間依有。謂有世間因緣生非不有。從有生非無有生。

  大慧。彼如是說者。是說世間無因。

  大慧。云何世間依無。謂受貪恚癡性已。然後妄想計著貪恚癡性非性。

  大慧。若不取有性者。性相寂靜。

     故謂諸如來聲聞緣覺。不取貪恚癡性為有為無。

  大慧。此中何等為壞者。

(依「性非性(離相)」)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彼取貪恚癡性。後不復取。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如是解。

  大慧。非但貪恚癡性非性為壞者。於聲聞緣覺及佛。亦是壞者。

     所以者何。謂內外不可得故。煩惱性異不異故。

  大慧。貪恚癡若內若外不可得。貪恚癡性無身故。無取故。

     非佛聲聞緣覺是壞者。佛聲聞緣覺自性解脫故。

     縛與縛因。非性故。

  大慧。若有縛者。應有縛。是縛因故。

  大慧。如是說壞者。是名無所有相。

  大慧。因是故我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

  大慧。無所有增上慢者。是名為壞。

     墮自共相見悕望。不知自心現量。見外性無常剎那展轉壞。

     陰界入相續流注變滅。離文字相妄想。是名壞者。

<說明>

※依「有、無」:

 依有→世間因緣生,不是不有,是有生。

    舉例:愛緣取,愛集不是不有,故偏執的說愛是因。

    但佛說的因,指的是性妄想,不在緣集上,故這種說法

    就成了「世間無因」論。

 依無→當我們起了貪嗔癡性,說他是非性(離自性,無生),

    就偏執說是無,故說依無。

    但佛說無生,非不生。

    這種說法,就是依無,並非佛所說。

※依「性非性(離相)」:

 如來聲聞緣覺(內)、貪嗔癡性(外),不取有無。

 性說,並非「先取貪嗔癡性、再不取」。

    如果用「先取、再不取」的方式論就錯了。

    先取 →則貪嗔癡性非性就壞了無生義,成了「自生」。

        (無生:不自生、非不生)

    再不取→則壞了如來聲聞緣覺的種性義,成了「無事」。

        (種性義:非有事非無事)

 性說,縛與縛因,非性。

    若說縛與縛因是有,就錯了,此等觀念,會導致甚麼都

    無法面對,都是縛,故隨即墮入妄想無所有。

    這種錯誤最嚴重,故經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

    所有增上慢空見」。

 性說,是內外不取。

    佛聲聞緣覺,自性解脫,故不取;非無事。

    貪嗔癡性,是無生義,故不取;非不生。

 當依「性非性(離相)」,卻不覺自心所現,還是錯的。

 自覺,方可於世間依「性非性(離相)」,是此篇的教法。

※楞伽經很地方說到佛起聲聞緣覺種性,此段經文也是如此的論說

 ,故知,不會聲聞緣覺,卻說自己是一乘佛,只是夜郎自大,無

 有是處。

問:甚麼都不依,就成了「無所有增上慢空見」;請問,於世間,

  您是依、還是甚麼都不依?

問:您於世間依,若不依「有無」,你是依什?

已更新項目:

.......

盡量不要混雜「入楞伽經」與「四卷楞伽經」,這兩本經是不同宗

論。就以此題為例:

※佛問大慧「諸如來聲聞緣覺。不取貪恚癡性為有為無。此中何等

      為壞者。」

 大慧菩薩說「若彼取貪恚癡性。後不復取。」

 (四卷楞伽經)

 佛說大慧菩薩這種說法不對,會導致貪嗔癡性非性、佛聲聞緣覺

 ,全都錯了。

 (入楞伽經)

 佛說大慧菩薩這種說法是對的。

※世間依有二:

 (四卷楞伽經)

 指的是依「有無」、「性非性(離相)」二種。

 (入楞伽經)

 指的是依「有」、「無」二種。

兩經的差異非常的多,因為差異實在太大了,入楞伽經對於「性非

性(離相)」的觀念極其薄弱;故末學認為其譯者應非禪宗一脈所

傳經教,但也隨喜朋友的見解,可能有些宗派還只能讀入楞伽經、

不可讀四卷楞伽經,都是有可能的,故雖末學不相應,但也絕不誹

謗。

2 個已更新項目:

.......

建議不要隨便給人負評。

單就他人勇於佛版表達自己意見的誠心上,就值得給正評了。

與我意見不同,有那麼嚴重嗎?誰又能自誇自己一定對。

不覺自心現貪嗔癡性,這才是最嚴重的問題,不是嗎。

只要不是來搞活動的,末學一律給正評。

3 個已更新項目:

.............

※對於「有無」,除了上面的經文,還有更重要的經文:

 大慧。一切法性。亦復如是。離有無不應作想。

 大慧。若復離有無。而作兔無角想。是名邪想。

 把上面的經文與此兩句經文一起想通了,這才是佛說「有無」的真

 實義,否則不能說明白了。

 簡單說,你要界定清楚適用範圍。否則你不是「墮入有無」、就是

 「無法起想」,因為你一思辯就墮入有無,你將完全不知所措。

8 個解答

評分
  • ?
    Lv 6
    5 年前
    最佳解答

    佛法 反覺法空 是大方向

    般若經 說了三會 果位名相是假

    四分律 自稱得果 也是犯妄語罪 永不成比丘

    建議學佛 依經律說法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四

    此名 異生,

    此名 聲聞,

    此名 獨覺,

    此名 菩薩,

    此名 如來。

    善現!

    如是等 一切名 皆是假立,

    為表諸義 施設諸名

    故一切名 皆非實有

    諸有為法 亦但有名

    由此無為 亦非實有

    愚夫異生 於中妄執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一

    此名異生,

    此名聲聞,

    此名獨覺,

    此名菩薩,

    此名如來。

    善現!

    如是等 一切名,為表諸義 唯假施設

    故 一切名 皆非實有。

    諸有為法 亦但有名,

    由此無為 亦非實有,

    愚夫異生 於中妄執。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三十二

    此名 異生,

    此名 聲聞,

    此名 獨覺,

    此名 菩薩,

    此名 如來。

    善現!

    如是等一切名,為表諸義 但假施設。

    故一切名 皆非實有,

    諸有為法 亦但有名,

    由此無為 亦非實有,

    愚夫異生 於中妄執。

    ● 四分律卷第二

    自言得者。

    得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

    狎習親附 餘如上說。

    自言果者。

    須陀洹果 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 阿羅漢果。

    狎習親附 餘如上說。

    如是 虛而不實 不知不見 向人說言 我得上人法

    口自向人說 前人知者 -- 波羅夷。

  • 匿名使用者
    5 年前

    問:甚麼都不依,就成了「無所有增上慢空見」;請問,於世間,

    您是依、還是甚麼都不依?

    =====

    答曰 : 依於直心 , 不依於世間 。

    問:您於世間依,若不依「有無」,你是依什?

    答曰 : 緣起

    見性後起修有兩種,一種貪執,樂解佛法,於世間用,假戲真做,樂此不疲,性而不見,身見難破,修羅道場.一種離慾,休止靜觀,破身見後,見諸法空相,因果不空,善解因緣,不令糾纏,如是解脫,心淨國淨.

  • ?
    Lv 7
    5 年前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佛告婆羅門:

      「愚癡無聞凡夫,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讚歎於色,染著心住;彼於色愛樂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是則大苦聚集;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婆羅門!是名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佛告婆羅門:

      「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於彼色不愛樂,不讚歎,不染著,不留住;不愛樂、不留住故,色愛則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婆羅門!是名有因有緣滅世間,{是名}有因有緣世間滅。

    以上雜阿含53經 經文... 供參考!

  • 5 年前

    世間若能長存不名世間、既然不能長存生滅無常如何能依。萬法無自性了無可得、既不能依何不依己、不生不滅圓滿自在。

    若依有、則有滅之時如何依。若依無、既然無何能依之。那依什麼、依離一切相顛倒妄想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那不依什麼、不依妄念妄識分別而來的妄有妄無。離一切相顛倒妄想妄念妄識分別妄想、非有非無亦有亦無二無分別不二分別。

    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 ?
    Lv 7
    5 年前

    有喔

  • ?
    Lv 6
    5 年前

    ※楞伽經很地方說到佛起聲聞緣覺種性,此段經文也是如此的論說

     ,故知,不會聲聞緣覺,卻說自己是一乘佛,只是夜郎自大,無

     有是處。

    ================================================

    聲聞緣覺乘種性 要轉成佛成種性 可在"聲聞得自覺聖智" 後轉 也可在之前轉

    "聲聞得自覺聖智"就已是覺自心相量 轉成 佛成種性較困難 何以故? 畏怖煩惱故

    佛乘種性覺自心現量 就已經是菩薩道 不必學會聲聞緣覺 何以故? 不墮

    (入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

    是以 已住菩薩道的觀點 作為識詞

    菩薩道是連續不斷的"離性"行

    ※世間依有二:

     (四卷楞伽經)

     指的是依「有無」、「性非性(離相)」二種。

     (入楞伽經)

     指的是依「有」、「無」二種。

    ------------------------------------------------------------------------------

    「有」==>一切有部(聲聞緣覺)

    「無」==>離性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彼取貪恚癡性。後不復取。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如是解。

    ===================================

    佛說大慧是對的! (能所)

    佛更說"彼取貪恚癡性"是錯的

  • ?
    Lv 6
    5 年前

    問:甚麼都不依,就成了「無所有增上慢空見」;請問,於世間,

    您是依、還是甚麼都不依?

    =====

    答曰 : 依於身世 , 不依於世間 。

    問:您於世間依,若不依「有無」,你是依什?

    答曰 : 身 。

    別言 :

    四卷楞伽經 與 入楞伽經 只是更換了識詞 ,

    皆 ~ 不增佛心莊嚴 , 不減莊嚴佛心 。

  • ?
    Lv 6
    5 年前

    1,自覺,方可於世間依「性非性(離相)」,是此篇的教法。

    (自覺:非幻,非因緣生,本自俱足,一般的宗教與哲學,無不從此「自性」的老路而來(佛教的佛性,不生不滅亦同)!追求事物中的根元,看作實在的,依此而成立世出世一切,都是「假必依實」論者,與「空」不相應。)

    2, 與我意見不同,有那麼嚴重嗎?誰又能自誇自己一定對。

    (與你的意見不同,雖沒有那麼嚴重,誰又能自誇自己一定對。但從你的義理論法及邏輯架構上,矛盾點甚多,偏離了佛陀正見【緣起法】,應依現實的蘊處界而修學,離相:是指離實有自性相,不變的相)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