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服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深入的了解「心」?
<心相的形成>
※依「緣起自性」起「妄想自性」,得成於「成自性」,故起「心相」得以被觀察。
故說,成自性如來藏心。
簡單講,心相的形成,是三自性相的作用所攝,得成於成自性。
而「無所有地」不起自性妄想,當然沒有如來藏心這種東西。
※攝所攝是併出的:
「成自性的能薰」與「所薰的阿賴耶」無法切割成先後來論說;故,並不會出現沒
有業識的真心這種東西,故有先賢說「依他性不空」,不空意指有自性非無自性。
既然成自性這個自性妄想如幻,故說,如來藏非有。
(如實正觀滅者,不起有見。)
只要明白心相的形成,無論是學習何種法門,所說出來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心相的內涵>
※純淨無妄的,稱為真心,如無海浪的海水,常說成清淨法身;
染妄(起識)的,稱為妄心、業,如海浪,緣起的現象就好比一浪接著一浪;
真心妄心一體,如海水與海浪,海浪再怎麼起落,海水也不增減,故說不增不減。
※如來藏就是對心的描述的最終版本,世人不瞭解心相,惑以為義諦,不自覺故。
不是心體作用出了自性;而是自性的作用,形成了心體相。
若是真無所有地,就不再說心了,並沒有心體這種東西。
真無所有地甚難入,大部分人墮入以心相妄想無所有地;只要自性妄想不止,就
非真無所有地;見一切相具無,並非真無所有地,這是緣覺乘的妄想無所有。
<心相的特性>
※一切相,都由心所成,故說,成一切相即心;又說,依心成體。
若無成自性如來藏心,我們完全無法觀察色相、緣相、法相,相都無法形成了,
又如何觀察。既然觀察到了,故知,成自性如來藏心非無。
(如實正觀集者,不起無見。)
※心本身並不會起妄:
是妄想自性起妄,妄想自性並非由成自性所生,故經說是「外境界風」吹。
心本身不會思維,是妄想自性起妄,取心諸識境界為用,形成思維相。
心若會自起妄思維,如來藏將永不能淨,因為他自己就無因起波瀾了;經說是外
境界風吹才起波瀾的,要淨如來藏,就是「止住外境界風」,故說,唯須息見。
※心不會起萬法:
是自性能起萬法。識,只是法所依,並不會起萬法;既然識不會起萬法,心當然
也不會起萬法,心可得成一切法相,卻不會自起法,否則就墮入無因論。
<結論>
※「起妄」是自性的作用、是離心相的,真心妄心都不能描述「起妄」。
參話頭參到最後,就會發現這個「起妄」根本不在心相中,而是自性的作用,是
一種自性妄想,故得見性。
※所謂「心、意、意識」
心,指如來藏心(不是單指妄心,泥與泥團不可分)。
意,指分別,意根的分別事識。
意識,指思維,根境識和合的現象。
自覺者,當離心意意識。
經云:離心意意識。是菩薩漸次轉身,得如來身。
(離心意意識,尚未離自性妄想,故是菩薩漸次轉身。)
經云:云何菩薩摩訶薩得自覺聖智善樂?謂:得無生法忍,住第八菩薩地。得離
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得意生身。
(自性都離了,才是自覺聖智。)
問題:請善知識門發表,您對「心」的觀察與定位?
.......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卷上
知法身如幻化影,無了不了亦無言說
..........
於法身者,都無響應亦無影像,無心無意,無念無識,無言無說,無異無同。
無二之趣亦無一歸,於一無一亦無所處。
..........
本無法身,微妙印說,極世所歸,無上無比道要之藏。
<看到末學述及清淨法身,別害怕!>
※法身如幻,同末學說成自性如幻。
※無上無比道要之藏,同末學說清淨如來藏。
(如來藏是自覺聖智所行之境界,諸佛所行地,故說如來清淨法身。)
<性與心的攝受關係>
自性三相,雖在唯識中被簡化為依他起性、偏計所執性、圓成實性,但夠用了;唯
識沒說這三性是怎麼來的,但說了其「攝受」關係。
※虛空擇滅非擇滅等何性攝耶?
三皆容攝。
心等變似虛空等相。隨心生故依他起攝。
愚夫於中妄執實有。此即遍計所執性攝。
若於真如假施設有虛空等義。圓成實攝。
(這段要看清楚,不是心攝三性,而是三性攝心等變化相。)
※有漏心等定屬依他。無漏心等容二性攝。
眾緣生故攝屬依他。無顛倒故圓成實攝。
(這段也清楚表達,是三性攝心等變化相。)
※如是三性與七真如云何相攝。
七真如者。
一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實性。
二實相真如。謂二無我所顯實性。
三唯識真如。謂染淨法唯識實性。
四安立真如。謂苦實性。
五邪行真如。謂集實性。
六清淨真如。謂滅實性。
七正行真如。謂道實性。
此七實性。圓成實攝。
(這段也清楚表達,七真如由圓成實性攝,並非真如攝三性。)
※此三為異為不異耶。應說俱非。無別體故。
(楞伽經說得很清楚,隨見宣說、不起妄想,這是見性,不起異不異想。)
16 個解答
- ?Lv 45 年前最佳解答
靜修師兄, 法安
真無所有地甚難入,大部分人墮入以心相妄想無所有地;只要自性妄想不止,
就非真無所有地;見一切相具無,並非真無所有地,這是緣覺乘的妄想無所有。
-----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佛既然為我們點出..[般若] .. 就是要我們找回這顆心
不執空也不執有的...無住心...
離心意識參...說了很多的心.意.識...只為了要我們能"參"
若不能"參"...
說那麼多的心.意.識 .. 又有何用?...
永嘉證道歌云: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離經一字,即同魔說,依文解義,三世佛怨。
願靜修師兄深思之
問題:請善知識門發表,您對「心」的觀察與定位?
答:阿彌陀佛!升雲合十
- ?Lv 45 年前
用一般大腦思維的方式去理解「心」是徒勞無功的。
唯有當自己放棄追尋的此刻,便與心保持臨在!(凡追尋的正代表此刻沒有);
任何對「心」的觀察與定位,都是思維給予的答案,那它便在「無常」的範疇中。
您唯一可覺察的,正是此時此刻內在的狀態,是否保持平和?可有寧靜?是否無憂?...
簡言之~當下的狀態,就是唯一的答案。~阿彌陀佛!
- ?Lv 65 年前
善知識法喜!
師兄言…「止住外境界風」
不才以為,無所謂外境界風…
所謂海…即是本來寂靜之海…而海起浪,是名為風界無常自性,亦是海體顯現法界自性…無可言外境之說!
是故,無有所謂“止”
以性止性,不可此為正見,無常本來,本來無常,即是自性。
但此自性非法界性,法界性者,非常非非常,是其緣起“已”的自性才有無常性,何以故?是智用故…
以無常顯智用變化無常性故…而使其有名無常。
智用為性無常為體…是緣起無常…
- 匿名使用者5 年前
深入的了解「心」?
~~~~~~~~~~~~~~~~~~~~
. 三心......二億 ( 義 )
. 不如
. 直..........心
. 令人......坦率..........直揭........................不拐彎抹角
. 來的.............真性情
.
- 5 年前
一般講到 "心",那可真是百家爭鳴、論說輝煌,令日月為之失色啊。
但是,個人卻想著一個小問題 :
" 如何 " 去深入了解心?
如果連 "如何" 不知道、也不曾嘗試過;
這樣的百家爭鳴,會不會變成說唱藝術呢?
願諸友
腳踏實地
法隨法行
- ?Lv 65 年前
心,有二種解釋,一種是依法相而有的唯識理論,也可以說,是從法相的了別,說明人的自然性
闡釋肯定來自因緣的法則,確知相互間的因果關係;如,瑜伽師地論的五心之說。
但以般若思想的觀點而言,是依於唯識立法相的有所,從中認識變化,以達明了,展現無住的自在的本性
從法相的討論是由外而內,偏於因明學,從般若的討論是由內向外,是所謂智慧之學,但結果都是相同的
所以,討論心,真的.假的,有的、無的都只是面向的不同
在實際的生活中,無妨發現第一的心念,把握可能的變化,認識不同的作用,去體取一些什麼
那麼,「心」的問題,就可以無礙自在了
用一份心,有一次變化,有一次變化,方能起一番作用
所謂:「遷流中知我、業我、道我」,這不就是我們的心嗎?
- ?Lv 75 年前
***心,指如來藏心(不是單指妄心,泥與泥團不可分)。
意,指分別,意根的分別事識。
意識,指思維,根境識和合的現象。 ***
這種解釋....出處為何??? 很奇怪的解釋!!
[心]??[意]??[意識]??還有一個常放在嘴邊的[性]???
哪一樣自己體証過[存在]???....一舉手前一定有一個[心的作意]要讓手舉起....
這個粗的心所[[心的作意]]...在任何動作前都會發生...您��知了嗎???
還是當[知道]時,已經經過幾萬次的心所與心的相互滋養後,而自以為覺知?
佛子不打妄言....若[作意]心所的覺知都抓不到....
佛子學佛法要找怎樣的答案去清談[心,意,識]的種種差別?
談自己所無法體証的....有甚麼好害怕的.....只是說故事而已!!
不是嗎!!
- 匿名使用者5 年前
錯 心就是心 沒什麼真妄 只有淨與不淨
永斷三毒十結的心 就是佛陀阿羅漢的涅槃之心。
- ?Lv 65 年前
問題:請善知識門發表,您對「心」的觀察與定位?
======================================
幻化空身即法身=成自性如來藏心
心觀察=妄上+妄
心定位=頭上安頭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卷上
知法身如幻化影,無了不了亦無言說
===========================
這是在說題主的自相 自相無相
加入共相才能做觀
共相是客塵
往虛無空處觀則落入客塵
渡眾生反被眾生渡去
- 5 年前
汾州和尚,「告弟子惠愔等曰:汝等見聞覺知之性,與太虛同壽,不生不滅。一切境界,本自空寂,無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為境惑。一為境惑,流轉不窮。汝等當知,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猶如金剛,不可破壞。一切諸法,如影如響,無有實者。」
雲巖和尚則曰:「闔國人移,亦不去。」「自性幻出,如泡聚沫」之說,完全錯誤。
雖然,嘴巴說出言語,言語中並無嘴巴,嘴巴也不是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