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服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自在老師論:作詩是否應該「不落言筌」
【前言】
為文友指導詩作,修改其作品為:
秋盡寒冬至,
愁懷夜望天;
欲隨風遠去,
莫道羨神仙!
文友認為:
第二句「愁懷夜望天」,認為不直接點其愁緒,而讓觀看的人自行體會其中的愁緒較好。
關於作詩的觀點與方法,是否應該不落言筌,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述之,以供學習者思考。
一、嚴羽《滄浪詩話》的觀點:
其實,作詩不落言筌,而使人自行意會,這種對詩的高妙觀點,可說是源自宋朝嚴羽的《滄浪詩話》。
嚴羽《滄浪詩話》的〈詩辯〉說:
「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
「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詩者,吟詠情性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這種對詩的高妙的觀點,其實原來是為了矯宋詩之弊的,所以其下接著說:
「近代(宋朝)諸公乃作奇特,解會遂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夫豈不工?終非古人之詩也。蓋於一唱三歎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務使事不問興致,用字必有來歷,押韻必有出處,讀之反覆終篇,不知著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張,殊乖忠厚之風,殆以罵詈為詩,詩而至此可謂一厄也。」
凡一種理論的提出,必有其時代背景的因素,而後代之人,往往將理論的時空背景架空,只抽出其奧妙虛玄的觀點,遂使這些觀點,成為空中樓閣,看似美妙,卻不切實際。
劉大杰的《中國文學發展史》,就提出這樣的批評:
「(其觀點)當然是正確的,但強調詩道如禪道,強調妙悟,強調入神,不顧作品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係,那就趨向於玄虛了。」
「嚴羽論詩,要求很高,但他在創作上,成就並不很高,我們讀他的詩,雖也偶有清新之作,然和他所理想的妙悟入神、無迹可求的境界,相隔尚遠。」
「《四庫提要》云:『(嚴羽《滄浪詩話》)為此一家之言,以救一時之弊。後人輾轉承流,漸至於浮光掠影,初非羽之所及知。』對於《滄浪詩話》的批評,首先指出它的歷史意義,是比較公允的!」
二、古人作品的實際情況:
作詩是否真應該「不落言筌,而使人自行意會」,我們來從古人的名作學習學習。
(一)不落言筌者:
「不落言筌,而使人自行意會」的,一般是比較有禪味的,或是寫恬淡閒適的作品,文字著重寫景而不直接抒情,讓讀者由景而去體會。此類可以說「詩道如禪道」。
例如:
1.唐‧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2.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唐‧太上隱者〈答人〉
偶來松樹下,
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
寒盡不知年。
4.唐‧劉禹錫〈秋風引〉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孤」字仍是言筌也)
5.唐‧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二) 使用直抒情感的文字
這類作品其實是佔韻文作品的最大多數。所謂「詩言志,歌詠言。」早從《詩經》開始,就直接表達男女感情了,一直到後代,二三千年的中國文學之韻文,都在作品中,使用著表達情感的文字,表達出男女情思、思親、鄉愁、戰亂、人生感嘆……等種種的世間人情。
例如:
1.周‧《詩經‧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解說:「君子好逑」、「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等都是呈現情感的句子。
2.漢‧〈古詩十九首〉 之六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解說:「所思在遠道」、「憂傷以終老」為呈現情感的句子。
3.晉‧陶淵明〈飲酒詩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解說:「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都是思想情感的表白。
4.唐‧王維〈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解說:第一句,「閒」字即點出詩之旨意也。
(下續)
5.唐.李白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解說:
第二句,「孤」「獨」「閒」三字為呈現情感的字眼。
第三句,「兩不厭」為呈現情感的字眼。
6.唐.李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解說:這是李白最為家喻戶曉的詩,最後點出個「思」字!若無此字,前面種敘述,皆無著落!
7.唐.杜甫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解說:詩下半,「悲秋」「多病」「艱難苦恨」「潦倒」等,用了多少愁苦的字眼!
8.五代‧李後主〈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許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解說:前面寫的很多往事,已經夠讓讀者覺得愁了,然而最後還是要寫出「問君能有許多愁...」。
9.宋‧范仲淹〈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解說:上片寫景,但以「無情」點出愁緒,以引下片之抒情。下片則皆以抒情���主。但以「明月樓高」之景來襯托思情。
10.宋‧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解說:也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作品。「照無眠」「不應有恨」「人有悲歡離合」等為直接呈現情感的字眼。
﹝小結﹞:
以上,時代從周朝到宋朝,文體從詩經四言詩到唐詩宋詞,任選了十首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使用直接表達情感的文字,在古典文學的韻文中,是多麼自然而平常!那是詩歌的血肉靈魂,是詩歌生命之所繫。也正因為情感的表達是如此自然真摯,才使得這些作品不朽,歷經千年下來,依然令漢民族的子子孫孫,勾魂攝魄,縈繞於心──因為詩中,傳達了千萬年永不變的、與你我心靈相感相契的真實感情!這就是「詩言志」的真正意義!
所以,前言中原題這首詩的「冬夜望天」,若不修改寫出「愁懷」,一切將顯得空洞虛泛。
詩有詩眼,就是詩的中心精神所在!
【結論──詩詞初學者的習作要領】
雖然現在白話文已盛行了近百年,詩的主流以白話新詩為主。然而喜好古典詩歌寫作的文友,亦為數不少。自在老師在此提供習作與創作上的幾點意見,供學子們參考。
(一)形式的認識與把握
1.學作古典詩詞,首先要認識它的形格結構。
形式結構有基本的,有完整的;有較寬的,有嚴格的。
近體詩之初學者,起步時,先把握「最基本」的規則即可。在最基本的規則中,學習詩句的造句法,即詩句的語言邏輯。
2.「最基本」的規則熟習之後,再慢慢學習完整的格律,學習完全照格律譜的平仄來創作。
3.對「詞曲」有興趣的,應先學習近體詩的作法,近體詩學熟了,再來學詞曲,就駕輕就熟了,否則詩還沒學好,就學詞曲,拼湊出來的作品,也會十分怪異的。因為「詞曲」比詩複雜多了,詞牌曲牌非常多,每一種詞牌曲調的格律又不同,押韻也不一樣。所以,有興趣者,學習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
(二)「詩言志」「辭達而已」
1.詩句通順、表達清楚──
任何學習都有階段、有進程順序。
初學者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做到「表達情感」!詩要如何表達,沒有一定準則,只看作者想表達什麼!所謂「辭,達而已矣!」
初階段的學習,要放在基本形式的熟悉與詩句造句的通順自然上,思想情感的表達要能清楚。
有許多初學者,一開始就被大篇嚴謹而複雜的格律與格律名詞術語給迷惑住了,以為寫詩非如此不可,常常為了某字的平仄而費盡心思,結果平仄格律是合了,但詩句卻拼湊得很怪異,往往辭不達意,不知所云,甚至用到罕見字!
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古有明訓:「詩言志」「辭達而已」,故作詩,不管是初學還是已有基礎者,思想情感的清楚而通順自然的表達,永遠是最高指導準則!
2.對於高妙高深的文學理論的認知──
有許多詩論詩評,是對於古代大家作品的分析、歸納、整理而得的觀點。一方面,文學理論與批評,也有各家學者主觀的態度在裡面。因此,詩論觀點只能作為欣賞名家作品的參考,卻不能只拿某一種理論觀點─例如上述嚴羽《滄浪詩話》的觀點─就奉為初學習作者的準則圭臬!這是身份與立場的錯置,也容易成為作詩之法的偏見執著!
3.虛心求學的態度──
如果要跟老師學作詩,應先將過去的成見丟開,把那些不切實際的高妙理論丟開,把自己放空,才能吸收到老師所要給你的真東西!
以上,提供給有志於古典詩詞的學習者參考,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自在老師 講述2009/7/20 (本文3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