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服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
Lv 7
? 發問時間: 健康一般保健其他:一般保健 · 1 0 年前

小孩貧血的食物療法?

還沒有青春期發育.沒有發現特殊疾病.也許有偏食現象?

誠心請教一班的食物療法.男生女生是否有差異?

已更新項目:

感謝各位網友回答.補充:小孩實歲9歲多.是女生.父母祖父母都沒有先天性遺傳疾病.所以不是地中海貧血症.只有在一歲多有得過膓病毒.住院約5天後痊癒.平常祇是感冒而已.確實如回覆三所言:臉色蒼白.常頭暈.還會冒冷汗.醫院檢查無特殊疾病.有貧血現象.

4 個解答

評分
  • 1 0 年前
    最佳解答

    貧血的食療保健

    如果常常覺得體力差,易疲勞、頭暈、怕冷、心悸、臉色蒼白、眼冒金星,且免疫功能下降,流感容易跟人流行,那可能是貧血了,因為血液中的紅血球攜帶氧的量不夠,分送到各個組織的氧氣量就會不足,造成器官缺氧,製造能量的生化反應活動進行量降低,人就容易感到倦怠,心跳加速,血壓下降,免疫功能降低,當然會影響大腦的理解,分析,記憶和學習能力。

    說到「補血」,不少人都會以為只有女性才需要調養,固然女性常因生理周期及產後引起血虛的證候,但血是人體的根本,與身體的氣、臟腑活動都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無論男、女或老年人或小孩,在病後、慢性疾病或虛弱體質證的情況,透過補血藥膳的調養,可以促進造血器官,強化心臟、肝臟的功能,改善全身營養狀況,由此可增強機體的強壯作用,提升抗病能力。

    在諸貧血症狀中,以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且使用藥膳食療常可得到極佳的治療保健效果。缺鐵性貧血的病因除了慢性失血(小腸出血、經血量過多、長期痔瘡出血),造成鐵質的缺乏外,鐵的攝取不足或吸收障礙都可能造成貧血,發育成長過程、婦女懷孕期、哺乳期,也需大量的鐵質,若不適度補充,自然會發生缺鐵性貧血。

    常見含鐵質豐富的食物有肝臟類、牛豬羊肉、蛋、牛奶、黑大豆、貝類(牡蠣、蛤仔、蚌)、海鮮(鮪魚、鰹魚、秋刀魚、沙丁魚)、海藻類(紫菜、髮菜)、蓮藕、櫻桃、葡萄乾、蘋果、深綠色蔬菜、黑糖;配製食療藥膳的中藥有人參、黨參、當歸、熟地黃、龍眼肉、桑椹、紅棗、枸杞子、阿膠、龜鹿二仙膠及四物湯、加味四物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人參養榮湯。

  • 6 年前

    推薦給你純手工製作黑糖薑母茶,薑母茶網站

    食安問題 嚴格把關

    專利手作薑母茶無防腐劑香精滿滿薑片親手現熬

    黑糖薑母茶,嚴選食材台灣製造,手工製作

    雅虎關鍵字搜尋:[ 暖暖純手作 ] 網址: www.黑糖薑母茶.com

    純手工,黑糖薑母茶,純手工黑糖薑母茶,純手工黑糖薑母茶,薑茶,

    純手工黑糖薑母茶,黑糖,薑母茶,黑糖薑母茶,純手作黑糖薑母茶,薑母,

    黑糖薑母茶-薑母茶-黑糖-黑糖薑母茶-黑糖薑母茶-薑母茶-黑糖-黑糖薑母茶-

    黑糖薑母茶-薑母

    ...推...推....,敬請見諒。

  • jessie
    Lv 7
    1 0 年前

    圖片參考:http://pic.piclib.net/face/3Dbig/36_8_1.gif

    版大您好~

    Thalassemia此病名稱是由希臘文而來,大略意思為「血中的海」(the sea in the blood),八十六年四月衛生署統一稱海洋性貧血。

    在Liu’s Stain染色時正常紅血球之形態為一雙凹圓盤形、澄紅色之無核細胞。在血液性疾病中,尤其是貧血症時,紅血球之大小、形狀、顏色、內容物以及其它特徵上會發生變化。紅血球形態之描述依大小、紅血球色調、及形狀三方面描述。 而海洋性貧血的紅血球形狀為鐮刀狀約像船型。

    圖片參考:http://web2.tmu.edu.tw/b108090048/2.jpg

    鐮刀血球細胞

    地中海型貧血又稱為海洋性貧血,是國人最常見的單一基因疾病之一,是 一 種 自體隱性遺傳血液慢 性 病 ,主要分佈於地中海附近、台灣、中國大陸長江以南和東南亞一帶。是台灣常見的單一基因遺傳疾病之一。

    它是因為血色素中的血球蛋白鍊的合成缺陷所引起的先天性病變,紅血球變小導致貧血。

    台灣大約6%的人帶有這種基因,4.5%人口為甲型海洋性貧血症帶因者,1.5%為乙型海洋性貧血帶因者,帶因者的身體狀況通常與一般人類似。

    在 目 前 對 地 中 海 型 貧 血 沒 有 治 癒 的 方 法 , 但 適 當 的 治 療 可 以 減 輕 症 狀 以 及 延 長 壽 命 。

    地中海型貧血是遺傳來的,所以若是地中海型貧血應該出生時就有了。但,生產時沒有發現,有可能是當時只驗血紅素,輕型的地中海型貧血,血紅素可以只是偏低,甚至還在正常範圍,需驗 MCV (平均血球容積)才會發現。

    http://web2.tmu.edu.tw/b108090048/new_page_1.htm

    地中海型貧血」在小兒科領域中是常見的一種慢性、遺傳性的溶血性貧血症。絕大部分孩童的貧血症發生是漸近的,父母親常常只記得小孩臉色蒼白已久了,卻不知道何時開始生病,往往造成診斷上極大困擾。

    病因與分類台灣地區常見的地中海型貧血有各種α及β型病。一般而言,經臨床診斷出的,不論重型或輕型者,β型均較α型為多。

    一般正常人出生數月後,幾乎所有血紅素為成人型血紅素(血紅素A),由兩條α鏈及兩條β鏈合成平衡狀態(同等數目的α及β鏈)。α鏈不足所造成的病稱α型地中海型貧血,β鏈合成不足所造成的病稱β型地中海型貧血。貧血的原因主要由於溶血(紅血球破壞加速,存活日減短),此溶血發生於骨髓內或其他器官(尤其是脾臟內)。由於破壞的增加,間接地刺激造血,使骨髓組織異常擴充,導致骨髓變形。而骨髓外造血機能的異常增加,會造成肝脾腫大。地中海型貧血者尤其是重型者,他們臉上特徵為,前額較突出、上頷骨較突顯著,上牙床凸出致使上下頷牙齒咬合不正。

    所謂重型地中海型貧血患者,往往在嬰兒期即逐漸發生症狀,早則兩、三個月大,晚則於週歲內,一般多在五、六個月大後就被發現漸發性的蒼白、黃疸,稍長則肝脾腫大造成腹部隆起及骨骼變形,生長發育遲緩。蒼白的臉色加上顏面顱骨變形,即為臨床上常見的重型β地中海型貧血的「庫里氏臉型」。

    中型者,貧血程度為中度,血色素多維持在六至九間,平時毋需依賴規則性輸血來維持。

    輕型者臨床上常不易被發覺,但也有貧血嚴重程度的差別。輕型者多不須輸血,可過正常生活,幾近正常人的壽命。

    早期其診斷與治療地中海型貧血患者的貧血程度,一般用所謂的補血藥物無法矯正。早期發現診斷,將來選擇適當配偶對象,以免生出重型地中海型貧血的下一代,避免家庭及社會的問題,須知重型者多要靠早期及定期的輸血,大約兩、三星期即需輸血一次才能維持最起碼的血紅素值。

    治療地中海型貧血到目前為止,輸紅血球一直是這種疾病重症者的主要治療方法。若非靠定期積極的輸血,最好維持血紅素值在九以上,減低因骨髓過度造血所導致的骨骼變形,或骨髓外造血所引起的肝脾腫大現象,而影響病童的生長發育與生活品質。

    然而長期定時輸血所伴隨而來的鐵質沉積問題,則需依賴同時注射鐵質箝合劑,將組織中過多的鐵質箝合由尿液或糞便排出,以減少因這些鐵質沉積在內臟中,尤其是心臟、肝臟及胰臟等器官,造成心臟衰竭、肝功能損害或胰內分泌障礙。

    脾臟切除手術是地中海型貧血另一種治療的方法,可減少定期輸血的需血量,進而減少過多因輸血帶回的沉積後果,對重型及中型地中海型貧血病童有時不失為一改善病情的治療方法。

    此外,坊間所謂吃補寫的藥物或食物,因其多為含鐵成分較高的食物,對地中海型貧血患者反而使鐵質沉積的傷害加劇,所以是項禁忌。而葉酸補充,相反地卻是需要的。因為骨髓增殖會消耗葉酸而加重貧血的嚴重度。

    網路 資料

    有問題請進來補充~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blog/rte/smiley_5.gif

    希望對版大有小小的幫助!

    圖片參考:http://pic.piclib.net/face/3Dsmall/36_3_6.gif

    還有疑問歡迎到我的部落格發問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cissy_liu

    2009-05-02 13:15:03 補充:

    近年來骨髓移植是台灣血液腫瘤疾病治療上的熱門話題,對於台灣現有的重型地中海型患者不失為一治本的方法,然而選擇合適的骨髓捐贈者,以及龐大經費設備的解決,再加上骨髓移植本身所需背負的風險不小,有賴骨髓銀行的成立及社會大眾的支持與贊助。

    產前診斷的重要性預防勝於治療,遺傳諮詢及產前檢查的重要性無庸置疑。避免地中海型貧血患者選擇到同是地中海型貧寫症的配偶,以免將來生下重型者的下一代是中止遺傳的最好方式。然而對已是同為地中海型貧血的父母,產前診斷現已漸發展由羊膜穿刺術抽取羊水做細胞的DNA分析來診斷,必要時中止懷孕,以達優生之道。

  • ?
    Lv 6
    1 0 年前

    1、http://tw.myblog.yahoo.com/jw!HPxy.92RERlR4KC.K_tM...

    有關於缺鐵性貧血喔~!複製部分資料:

    懷孕授乳時、發育中的小孩,因鐵質需求量增加,若無適當 的補充鐵質亦會造成缺鐵性貧血症。 臨床症狀 當鐵質缺乏而尚未形成貧血之際,通常不會有臨床上之異常,若是缺鐵情形持續惡化影響紅血球製造而導致貧血與血氧的供應不足,此時會使人體細胞中的能量供應出現障礙,而產生疲倦、虛弱、暈眩、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臉色蒼白等現象,並且缺乏體力,運動耐力降低、免疫力亦會下降 日常可多攝取的飲食 含鐵豐富的食物:內臟類、牛豬羊肉、蛋黃、魚貝類、及菠菜、蘋果,馬鈴薯、花椰菜、葡萄乾、豆類、燕麥、李子、桑椹、百香果、紅毛丹、桃子、荔枝等蔬果類。肝臟﹑豬血﹑瘦肉(紅肉)﹑海藻﹑蛋黃﹑全穀類﹑堅果類﹑綠葉蔬菜都含有豐富的鐵質。而肝臟﹑豬血﹑瘦肉(紅肉)等食物的吸收率又比植物性的鐵質來源好。

    2、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

    很多資料,不複製了。慢慢看喔!

    男女我覺得不會有多大的分別,因為是對於疾病來下藥喔~!

    2009-05-03 18:26:42 補充:

    那有可能是缺鐵性的貧血喔~!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