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服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2 個解答
- michaelLv 67 年前最佳解答
大德您好:
即「無所住」又生個什麼「心」來住?
因此心本有,清淨自性矣
故此「生」,為顯也
2013-12-09 10:17:40 補充:
吃飯的時後吃飯~睡覺的時後睡覺~
與飢來吃.睏來眠~~
意思並不相同~
==========================
那.....既然不餓,為什麼要吃飯
既然��睏,何麼要睡覺
肚子餓是一個緣
緣來就應
什麼不對
如果是因為時間到了才去吃飯
也算是起心(時間到了)攀緣吧
應機而問,應機而答
誰在聽,說給誰聽
不就只是個因緣麼?
愚見愚見~~感恩合十~~
2013-12-09 17:06:31 補充:
&大德您好~
性為體,相為用
聖者見性,已不住於相
六根起用又何妨
今天做工,特別出力,肚子早一個餓,早一個小時吃飯
隨順身體有何妨?
加班趕工,二日未眠,完工早晨睡覺又何妨?
執著於什麼時才能吃,才能睡
那是執
第一念為真->肚子餓了
第二念為妄->肚子餓了,但是時間還未到
肚子餓了,要吃什麼
相上與一般人同
體上與一段人不同,一直心,肚子餓了-有得吃就好
感恩~
2013-12-09 22:26:52 補充:
殘天大德: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是啥蜜
==============
是 " 戒 " 啦 ~ !
=========
「心」﹣﹣
本性一塵不染,清淨無比
謂生心,必應合覺
云何合覺?必應背塵
背塵者,「不住於相」之謂也(謂戒也可)
「不住於相」是不是比「戒」再貼切一點呢?
(此乃金剛經語法⋯⋯^_^)
感恩合十~~
2013-12-09 22:31:34 補充:
「心」﹣清淨心﹣本性﹣自性
本性一塵不染,清淨無比
謂生心,必應合覺
云何合覺?必應背塵
背塵者,「不住於相」之謂也
2013-12-10 11:10:07 補充:
&大德:
心無住即可
落句便是起心動念
文字原意....當問書者是
感恩合十~
2013-12-10 13:00:19 補充:
殘天大德: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句
為金剛經前半部後段結語
經論多以後段為結經要義的重點
而金剛經結經重點在中,即此段也
略有研究者皆知
經文之義,需看全文,前後段相對應
當如是也,愚學回應全文節自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
江居士於白馬寺校經無數,又花四十年餘註解金剛經近千頁
經文前後對應我想只是基本其一
愚學比較會採用江居士的說法,其說甚為縝密,無法在網上論述
此處用”生”,而不用”發”也說得很清楚
大德有興趣,請自行參考
如說〔本性一塵不染,清淨無比〕已是 " 住"
那麼心中有個〔戒〕算不算住呢?
啊......不是說〔不住〕就好了唄?
感恩合十~~
2013-12-10 18:07:57 補充:
殘天大德:
千萬別叫我老師~
恐慌恐慌!
末學只會看書貼文
其他什麼也不會!
真正的老師已經幫我答好了
061被牧的牛老師:
從體起用.即用歸體.遇緣即施.緣息即寂..
體、相、用
有智慧的殘天老師
如此如此的套用起來
應就如是如是了
.......^_^
2013-12-10 20:03:20 補充:
殘天大德:
感謝被牧的牛老師~
二題都幫愚學解答了
真是頓感輕鬆!!
開題都很累了⋯⋯還要考試!
還好~理外無事,事外無理
得一個圓融也~
2013-12-10 20:29:35 補充:
不過殘天老師教愚學答
雖然末學一點都不會,總也是要亂答
讓老師指正一下,此謂之禮貌也
既是亂答,就二題一起答吧
以符合佛法“是一不是二”之說
學佛,有三階段(一二初約「境明無住」,第三約「心明無住」)
第一階段,為生信,是明信心之初起也,
第二階段,為開解,點明深解義趣,是明不但生信,且開解矣
第三階段,為(進修、成證),以無我人眾壽修一切善法,且曰:如來說善法,非善法,是名善法,則并善法之相亦復不取,此之謂究竟修法也
老師說,不會時就談究竟法,再不會時就一句「當體皆空,了不可得」就能混過去了
感恩感恩~有勞指正~~
2013-12-10 20:40:02 補充:
咦?都没解釋哦~
第一階段:怎麼修都好,生信心就好
第二階段:信心生了還要明瞭,啊~住不住無關係⋯⋯
第三階段:啊~不行住囉!住久了就⋯⋯還要留⋯⋯>.<
話在那個階段說,就隨順而說囉~
要不然⋯⋯一學佛就被嚇跑了!!!
目前愚學正處於第一階段
没什麼信心的⋯⋯
還請手下留情⋯⋯
感謝⋯⋯不殺之恩⋯⋯
2013-12-11 14:14:01 補充:
殘天大德:
<練成各個階段, 也很多人在各階段走火入魔>
必當如是!要練神功,必先自宮,要住神宮,必先淨空!
開開玩笑~~
我一點功夫也有啦
要走火入魔也難耶
師父說呀:有慧根的人說二句就懂了,專心唸經去了
根性鈍的人呀,世尊講了49年也還搞不懂
老掉牙的話
能知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佛版能討論出〔方法〕,卻討論不出〔智慧〕的
感謝法施!收獲很大!感恩合十~~~~
2013-12-11 22:49:07 補充:
殘天老師:
是麼?看起來還不錯
蠻有「勵志」的效果呀
要怎麼改?能更有力呢?
感謝感謝~
- JiunyingLv 67 年前
感恩版主慈悲!
這很像我所學的如實,看只是看,聽只是聽,想只是想,等等。
感恩!
2013-12-09 11:18:54 補充:
末學淺見:
若做到如實,看只是看,聽只是聽,想只是想,等等。「飢來食,睏來眠」只是形容覺者的生活描述,分別於我這種凡夫"吃想吃好,好的想吃多"等。
只是形容的一種,真正的境界,或許很難用文字來形容的。
感恩!
2013-12-09 14:08:42 補充:
感恩版主慈悲!
讚嘆版主!
也讚嘆意見027的 "Brightman. ( 初學者 5 級 )"善知識:
"行者如實知見,乃依緣念住,即一直心也。
即四念住的要義!
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行一直心,無造作。"
感恩!
- ?Lv 67 年前
說實在,此題題旨只有開悟實證真心、本心者,才能了知真實義;如未修學參禪功夫與正知見者,沒有機緣悟道,這種題目根本不可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些師兄要勉強去作答,勇氣可嘉,但還是要回歸現實,好好尋求教導開悟證道的明師去追隨修學,才不致永遠都是佛法門外漢。
「分享」師兄說「説了即非,當做到應無所住了,自然會明白。」自然!當然!自然外道就是不必有因、不必有緣,一切都是自然,福禍都是自然!
唯眾佛友要請教:什麼是「應無所住」?如何做到?方法如何?那是什麼境界?
2013-12-09 10:52:45 補充:
「飢來食,睏來眠」是古時禪師的修行開示;近代也有所謂「大名禪���」作了註解如「分享」師兄所提:「吃飯的時候專一吃飯、如是吃飯,睡覺的時候專一睡覺、如是睡覺,即是活在當下。」並說這樣就是佛學的涵義。
好極了!現代社會裡,雖然失眠及胃口不佳而吃不下飯者甚多,可是多數人還是多少能專一吃飯、睡覺,他們自然也都是懂佛法的人了,佛法真是興盛啊!
禪門聖祖所以作些看似無厘頭式的開示,乃是本於知其所以然的初衷,欲指導學人悟入,實是三句話不離本行,與眾生第八識息息相關。此非今之錯「悟」法師所誤會之意也。
「分享」師兄既然認同一些所謂「大禪師」開示,也是正常自然之事;唯既身為知音,乾脆將錯就錯進一步解釋其中道理吧!
2013-12-10 11:16:01 補充:
佛法乃一切生命及萬法的根本實相,故需用較嚴謹的文詞字句來表達境界或現象等事實;而在解讀時,同樣要以較嚴謹心念來看待。
就以本題相關的「無所住」為例,眾生只要醒著,必定了知現前的色聲等六塵,這個了知就是取了,落在六塵、住在六塵了,已經不正「無所住」了;不能以「我沒執著」來強辯說「我無所住」,因為你沒境界的了知,何必講不執著?了知境界後,才有執不執著可言嘛!所以專講第八識真如性的般若諸經,說真如心為「非心心、不念心、無住心。」只有此第八識如來藏真實心才是「無所住」的心。
「分享」師兄所說的「癡呆及清明無念」狀況,當然還是不離六塵覺知,都不是「無所住」。
2013-12-10 11:27:53 補充:
所說「無念無染才會無所住」是沒錯!可是得要永遠「無念無染」,而且是絕對「無念無染」的心才算,這不是意識心的境界!非一般學人所能了知的般若智。
是故,學佛而未開悟見道前,未具唯證乃知的實相般若,所說的「佛法」都言不及義。不如虛心尋求真善知識追隨修學,期待來日能有所然突破,此之前,還是勿自以為是才好。
- ?Lv 57 年前
各位大德安好
也讚嘆星洲大德的正知見~
古德云:
吃飯的時後吃飯~睡覺的時後睡覺~
與飢來吃.睏來眠~~
意思並不相同~
見性聖者
吃飯(緣起)的時後吃飯(性空)~
睡覺(緣起)的時後睡覺(性空)~
與凡夫的
吃飯(起心攀緣)的時後吃飯(行.六入)~
睡覺的時後睡覺~~
也完全不一樣~~
壽者見可以請星洲大德指教一下嗎?
2013-12-09 16:18:29 補充:
022 意見者~michael 大德~
見性的聖者~
是緣起性空~~
比如世尊或阿羅漢受供~
當下未必飢餓~
而是有用餐的緣起~
(有時也是為能隨機說法)
相反的有時已飢餓~
但沒有用餐的緣起~
也不會起心動念想吃東西~
這是因為沒有隨身體的欲望而動~
所以吃飯的時後未必飢餓~
睡覺的時後也未必睏頓~
(比如有些工作~即使不累~但再工作前仍須好好休息~
已在工作知時能有最佳的身體狀況~)
簡單說~
飢來食~睏來眠~~
這裡的飢與睏~是身體六根的作用~
如果是隨順身體的感覺~那與一般人有何不同??
2013-12-10 02:14:23 補充:
michael 大德..
如大德所說..
所以古德說..
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
但這裡要留意的不是甚麼時候吃飯或睡覺..
而是內心有沒有隨境轉.攀緣了..
攀緣六根而成六塵..就是輪迴與無明之源頭..
這是很微細的差異..
古德吃飯的時候吃飯..
眾生吃飯的時候也吃飯..
那看起來不都一樣??
對此末學舉個���子來說..
大迦葉尊者為度化即將命終的老婆婆..
歡喜的受老婆婆餿水的供養..
捫心自問..
當我們有此機緣時..
能不雜生他念嗎?
所以可知這裡差異很大..
2013-12-10 02:14:51 補充:
佛是清淨的..
但很多人卻誤以為清淨是佛..
而把執於意根的舒適誤解為清淨..
把順境誤解為自在與清淨..
把順境睏與食..誤解為這樣就是禪或解脫..
這就是很多人修行的盲點
不管身處天堂或地獄..其心了然沒有差別..
這才是真正的清淨解脫..
所以..美食或溲食..飢餓或飽足..並不是重點..
重點是在各種緣起中..心都沒有攀緣自在無礙..
飢來時..睏來眠..第一個字便是起心動念了..
所以與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並不一樣..
(飢餓的時候不一定是吃飯的時候..相反的吃飯的時候也不一定是飢餓的時候..)
- ?Lv 57 年前
請問星洲炒米最好喫 ( 初學者 5 級 )
當朋友的正念置於四界的辨認,舉目望去,都只是四界的運動、起滅、傳遞...
這時我相、人相、眾生相,都只是四界的運動,這三相...根本就在當際淡薄了。
===
我相、人相、眾生相,都只是四界的運動
這句話下的定論是否太早了
無色界行者是否就無我相、人相、眾生相
2013-12-09 23:07:14 補充:
謝謝星朋友答覆
個人發問有關圓覺經四相問題
歡迎提供意見
- ?Lv 77 年前
你應該//要無所住來生這個心
生這個心是什麼
就是清淨心
李老師講解
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
應如是生清淨心
不應住色生心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說
應該 如是是什麼
因為釋迦佛祖//前面說了很多道理
現在這個如是就是說
應該像我剛才//跟你說的那些話
你要生出我們人清淨的心
不應該住這個色生心
住色就是說我眼睛//看到一個東西我心就動
這樣就叫做住色生心
也不應該來住這個聲
耳朵聽到一句話你心就動
鼻子聞到一個香味
你心就動
你嘴巴來吃到//一個味道你心就動
你身體//去觸覺一個東西你心就動
你的意念//一直翻滾來擾亂你的心
你應該//要無所住來生這個心
生這個心是什麼
就是清淨心
前面就跟你說//應如是而生清淨心
現在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個其就是指這個清淨心
應該我們//要生出這個清淨心
惠能六祖//只有聽這句話而已
祂就開悟了
所以現在 在唐朝//有一個佛教的大居士
叫做李文會居士
他來解釋這一篇怎麼說
眾生之心本無所住
因境來觸
遂生其心
不知觸境是空
將謂世俗法是實
便於諸境上住心
一切萬法皆從心生
若悟真性即無所住
無所住心即是智慧也
無諸煩惱
譬如太空
無有罣礙也
有所住心即是妄念
六塵競起
猶如浮雲往來不定
現在李文會居士//這樣跟我們說
說眾生的心//我們原本就無所住
為什麼說無所住
你眼睛若沒看到東西//你心不會動啊
耳朵你沒聽到話//你心也不會動啊
本來就無所住了嘛
因境 這個境就是指六境
六境有時候說六塵
就是這個色聲香味觸法
這叫做六境//有時候說是六塵
因為這個六境來觸覺//就生出這個心
你不知道//這個觸境本來是空
你當成這個世俗法是實的
怎麼樣實
比如說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怒 你把它當成實的嗎
本來沒有
不信一個人在生氣
現在你若跟他好言好語//等一下就笑了
那不實在啊 對不對
人家說喜怒無常
看你剛才在高興//現在生氣了
現在又聽到一句話//又在高興了
這是不實在的事情
本來是空的東西嘛
是為了觸境來變動的
所以我們全都是在//諸境的上面來住我們的心
一切的事物
這個法就是事物//不是我們佛法的法
一切的事物//都從我們的心生出來
你若悟出真性
真性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的本性
這樣你就無所住
無所住心//就是我們的智慧
你若有智慧//就沒有這個煩惱
好像那個太空//沒有那個罣礙
真的 太空沒有罣礙啊
不信的話你用那個火箭
咻 一聲這樣發射出去
天也不會翻臉//說你這樣大聲要嚇死我
祂也不會 對不對
不信的話//你們大家跪在地上
在那邊求天//在那邊跟祂拜 跟祂答謝
祂也不會高興啊
對不對
所以根本//天容納一切日月星斗
但是祂根本就無所罣礙
若是有所住心呢
就是妄念啊
我們的六塵一直起
好像天上的那個雲
跑來跑去 跑來跑去 不定
雲絕對不會說//那裡一片雲永遠在那裡
不會
吹東風跑到西去
吹南風跑到北去
我們人的心//就是我剛才說的這樣
現在 在生氣
一個人在旁邊//跟你甜言蜜語好言好語
你現在就轉成笑容了
現在說一些//悲傷的話給你聽
你眼淚就一直掉了
現在說看戲就好了
看戲看到好笑的 哈哈哈
現在一苦旦出來在哭//我們也在跟他哭
那就是我們的心//好比像雲一樣
這樣飛那邊 飛這邊//不會定啊
那麼有人講//這個無所住心是佛教說的
像我們孔子//有說無所住心嗎
有 文詞不同 含意一樣
你若不相信//我引大學一句話
心不在焉
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食而不知其味
這就是無所住心
心不在焉
心不會//被一樣東西掛在心上
我就曾在素食館//看到有的出家人
好比說這個廚師可能是//忘記加鹽或味素的樣子
那多大聲在喊呢
廚師啊//你為什麼沒加味素跟鹽
這樣
不用這樣
我們若不鹹//桌上就有醬油加一下嘛
若太鹹我們也可以好言啊
師父啊 不好意思//我就吃得較淡一點
不然你高湯一點分我
我們都說我們自己//不要說他太鹹
這樣叫做土功夫的無住心
若是真正的無住心//管你鹹或鹹 淡或淡
我就把它吃下去
對不對
若是太鹹
不然等一下//那裡若有開水就喝一下
若是要太淡來說//醬油多淋一點就好了
這就是無住心的功夫
所以大學才說
心不在焉 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這就是無所住的心
文詞在寫 寫不一樣//不過道理是一體的
- ?Lv 77 年前
===== 應無所住而捨其心 =====
心是因緣所生法
心是無常變異者
若愛無常變異者,則憂苦生。
無有一法是存有
無有一法是常在
無有一法是永恆
無有一法是不變
無有一法是有自我性的、可以主宰的、可以擁有的、可以控制的…
知諸萬法.......................緣生
2013-12-09 22:45:04 補充:
凡所有相皆是因緣、緣生
- 7 年前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是啥蜜
= = = = =
即佛心道,一直心。無礙故!能如實知見一切法界實相。
知諸萬法,皆如來義。見實相故。
末學 合十!
2013-12-09 11:42:52 補充:
「飢來食,睏來眠」
吃飯的時後吃飯~睡覺的時後睡覺
看只是看,聽只是聽,想只是想
諸大德所言皆對!
行者如實知見,乃依緣念住,即一直心也。
即四念住的要義!
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行一直心,無造作。
末學 合十!
- 被牧的牛但盡凡心別無聖解Lv 77 年前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是啥蜜?
==
饑來吃.睏來眠
2013-12-08 20:08:19 補充:
to:004
意見者: 星洲炒米最好喫
一句飢來時、睏來眠,
或許是對當機者的訓飭,原本無可厚非,因為當機者可能善根低劣,只能循序漸進。
但是,一旦備擴大來使用,則不免有遮蔽 佛陀的教法之憾。
是這樣吧。樓上的 牧朋友?!
==
管見覆:
行者:欲要以有修有得.有成就可成.來肯定自已.不是很困難
但行者:要修個無修無得無成就可成.反到是困難的.
""星洲炒米最好喫""師兄.有同感嗎?
<修個無修無得無成就可成>即是無所住而生其心
即是表現在<飢來食、睏來眠>是逍遙絕惱的.
管見
2013-12-09 10:35:20 補充:
016
意見者: 星洲炒米最好喫
==
感謝 期許
行者各各緣起條件不同.法緣就不同.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2013-12-10 16:17:32 補充:
佛法是不二法.因其表達皆不離體相用.故圓融..
從體起用.即用歸體.遇緣即施.緣息即寂..
行者當注意勿落入 :
有體沒用是頑空~~~~住於空相(盡其所無也)
有用沒體是執著~~~~住於有相.
故祖師云: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至於<應無所住生其心>末學管見:
應(四聲應) ~~~~~~~~~~相也
無所住~~~~~~~~~~~ ~~體也
生其心~~~~~~~~~~~~~用也
智者了其本無所住.故生妙用
愚者不了其本無所住.反住於六塵相.故生妄用.
故末學才說<肌來食.困來眠>是<應無所住生其心>的體相用
用在佛版法義交流最貼切了
管見
2013-12-10 19:43:40 補充:
本來心清淨無染俱足一切智.
起個要修念.即是污染
方便說:修個無修.證個無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