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服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L K K
Lv 7
L K K 發問時間: 社會與文化宗教信仰與靈性 · 8 年前

宗教版題內容....

各位版大好!

宗教版題分類.討論都很熱絡

但是都無法去體會版題及內容的意境

是否所謂的慧根未開

因為幾乎每個版大解答都很充實

用心看了內容.還是感覺不到所以然

只是單純請教.沒特別意念

如有冒犯.請包含....

是否有版大能開示一下

感謝....

9 個解答

評分
  • ?
    Lv 7
    8 年前
    最佳解答

    LKK ( 大師 5 級) 居士:阿彌陀佛

    用心看了內容.還是感覺不到所以然

    ※你可以再問,那不以然,或定下心思維

    我嘛常在佛板問呀!一題都能讓我有所收獲的

    提問不用多,一、二有所了解了,再問第三..............

    佛板上正信佛友居士還滿多的

    我自己收獲就滿多的唷

    阿彌陀佛

  • 8 年前

    很多人未以你的狀況來回答你.你當然不懂了.

    --------------

    你到94im神佛版來問.我會慢慢陪你到開悟.我也剛開始研究.已經慢慢知道一些事了.

    --------------

    ++好像應該是老花?

    借分享你的知識到近視版.

    http://94im.com/viewthread.php?tid=42933

  • ?
    Lv 5
    8 年前

    建議大大就不用太著急吧

    況且 公婆都說有理的情況多多

    每個人都講一套時 那一個才最對的捏?

    萬丈高樓平地起 認識宗教的道理 好像也是如此

    如果是敝人 看不懂的 那就索興先不要看了

    從看得懂的先好吧

    而且 知道是一回事 做是一回事

    佛教教導大家 諸惡莫做 眾善奉行

    如果認同這說法 那先從做開始鐵定比較OK

    另外 誠心建議大大到網路上找幾位大師的文章

    聖嚴法師的佛學入門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44&cid=8

    2013-09-29 16:06:01 補充:

    宣化上人

    http://www.bfnn.org/hsuanhua/index.html

    裏面的 開示語錄跟文章會集

    淨空法師的說法

    海濤法師的也很棒

    ............................

    另外 淨證嚴上人的靜思語

    文字簡約 言淺意深

    用心看過了 再找一個法門入手

    應該就會有收穫了

    之前不懂的 時間到了 就懂了

    祝福~~~

  • 8 年前

    請問你是佛教徒嗎,還是單純對佛法有興趣,還是路過佛板聽到有人在課頌金剛經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不解所以問一下。

  • 匿名使用者
    8 年前

    人生自古便為修行而來.

    心有迷障原本應該.

    困你之苦何在.

    你便向使你痛苦的方向去找答案.

    人生有否慧根.

    不在於你看的懂看不懂別人在講什麼.

    只在於你的心有否感受到你的方向.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都不是最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正在感受著什麼??

    佛法是渡人離苦的方法.

    不是陷人迷茫的專業科目.

    它不是數學也不是醫學.

    有著那麼多的專業術語.

    你看不懂的.不能理解的.就等於廢話.

    去從你看的懂可以感受到的.可以理解的先開始吧!

    修行之路沒有誰先誰後的問題.

    只有方向正確與否的差別.

    加油..從經典開始是很好的.開始.

    但不要執著經典的字..是什麼意思..

    你該注意的是.經典的意指是什麼.

    參考資料:
  • 8 年前

    『用心看了內容,還是感覺不到所以然...』

    可能佛教太多古文和術語

    學佛可以從白話心經開始~~

    2013-09-26 00:04:25 補充:

    《心經直譯》

    佛說:觀照自心的修行者,修行到精深的「般若法門」時,

    可以見到五蘊的本體皆為清淨,這樣就不會再有一切煩惱。

    舍利子啊!(形色比喻有形之物質;虛空比喻無形之精神。)

    「物質」的實相不異「精神」的實相,

    「精神」的本體不異「物質」的本體;

    「物質」的作用即是「精神」的作用,

    「精神」的利益即是「物質」的利益。

    四種精神:感受、思想、運行、認識,也是同樣的道理。

    舍利子喲!由此看來,

    所有事物皆以空性清淨為實相的本體。

    不必去分別「人有我無」、「人好我壞」、「人多我少」。

    ※※※

    2013-09-26 00:04:43 補充:

    因此空性清淨當中毋須執著「五蘊」、「六根」、「六境」。

    毋須執著「十八界」。

    毋須執著「十二因緣」及「三世兩重因果」。

    毋須執著「四聖諦」。

    毋須執著「六度」亦毋須執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原因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無實體可得。

    菩薩們,依「般若法門」修行之後,

    心裡沒有「想得到」的牽掛與妨礙。

    因為心裡沒有「想得到」的牽掛與妨礙,

    所以不會有「怕失去」的恐怖。

    遠離分別、執著、煩惱等等顛倒與成佛夢想,接近解脫。

    ※※※

    2013-09-26 00:05:03 補充:

    三世十方一切諸佛,依「般若法門」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由此可知「般若法門」,是大神奇的真理,是大聰明的真理,

    是至高無上的真理,是無與倫比的真理。

    能夠除去一切煩惱,真實有用而非虛晃一招。

    總結「般若法門」之禪語,如下所述:

    度吧!度吧!度到彼岸!大家度彼岸,共同證菩提。

    ≈≈≈≈≈≈≈≈≈≈ Sage Mao ≈≈≈≈≈≈≈≈≈≈≈≈≈≈≈≈≈≈≈≈≈≈≈≈≈≈≈≈

  • ?
    Lv 7
    8 年前

    末學以為,同樣的問題,往往會有不同的回答;

    因為這些回答,並��是答一個正解,而是針對問者的疑惑而說的。

    故,不是自己問的問題,看不太懂很正常。

    末學是這樣建議:

    勇敢的問、用心的看,

    看了有惑要續問,不是題目開了就禁聲,

    這樣別人看不出你的真實的疑問在哪裡,

    人往往對自心的疑問,自己也說不清楚,這很正常,

    所以要不斷的往復問答,才能釐清,這也是很正常的。

    而疑惑的解除,也往往是在問題釐清的那個霎那間。

    以上是末學的邊見。

  • ?
    Lv 4
    8 年前

    只能說宗教版上的內容,只適合我們去學習解經,要體現在生活上的應用問題,的確是很少人提出這方面的問題。

    只有討論經典,就很像中國古代文人泛泛空談的毛病,但大家都是先從經書了解開始,才能思考出生活中的方向。

    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在了解的道理之後,如何去消化。

  • ?
    Lv 7
    8 年前

    建議:能有稍稍深入經典,再瀏覽較好!因為有[法]當依據,解深解淺的差別而已。

    佛版亦是,其他教版亦是。

    纔能善於分辨適不適合自己。

    否則,錯亂吸取,墮大火坑,倒不如好好做個善人,來生至少保有人身。

    千萬要小心!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參考參考而已!

    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