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服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為何每年都一再發生?
如題: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為何每年都一再發生?
問題一:菜貴是因天災損害所致.有何因應之道?
問題二:菜賤是因生產過剩所致.有何因應之道?
問題三.天氣已經漸漸寒冷.即將進入蔬菜生產旺季.
為何菜價還是居高不下?
問題四.農委會是否有做好發揮其平穩菜價功能的角色?
以上問題:請知識先進們為我解惑!
謝謝大家!
同樣是有天災歉收.為何米價波動不如菜價之高.
是否需要找出.因應菜價波動使菜價平穩的方法.
讓一般民眾不至因菜價高漲.不敢買來吃.而面有菜色?
謝謝 夏雪 知識長 天才 大師 迷糊蛋 贊助本問題點數!
謝謝 浮生半醉半睡伴夢相隨 您的意見及贊助本問題點數!
這麼比喻好了
預期心理菜價變貴但實際在宜蘭都會提早採收.要供應 並不會出問題!
利用 颱風=菜變貴 此想法.成本一樣 作作假像又何妨!
但還是覺得提高菜價好了..
97/11/07當天一條絲瓜賣40元.這一種臺灣最常見的蔬菜.都貴成這樣!
其他的菜更貴!.經濟不景氣.飯還是要吃!
不知主管農業的農委會.有無注意到菜貴傷民嗎?
發問者真心期待農委會能做好種植面積控制!
不要讓生產過剩.也期待農委會能補助農民設置溫室設備.
以減少天災損失.穩定蔬菜供應來源與價格.增加農民收益.
蔬菜消費民眾也能買到價格合理的蔬菜.這樣不是皆大歡喜嗎?
回答者的說法:
古坑柳丁以賣1顆1元將近2星期 為何未見笨官員提出用柳丁來替代高價的蔬菜 這種重大疏失可見一般 所有的官員都是未有農村經驗的博士 雖是高學歷 但是呆癡的可以 只有領導人趕快放棄博士治國的觀念 不要只拿錢去救財團 而也要有相當比例疏困農業 才能救痛苦的農民!
這問題可能需要農政機構去研究如何讓水果入菜.(您這點子不錯)再加以推廣!
不過近期柳丁是青皮酸度高.甜度不足.口感不佳.要入菜.可能比較難以令人接受
如果是盛產期.果相好看.甜度也高.此時來推廣水果入菜.效果會比較好!
菜賤是因生產過剩所致.有何因應之道?回答者說法:
有很貴就有很便宜,問題出在農民收入永遠是低,天災後菜貴每一戶收成還不夠成本,為要應付日常支出只好多重一點,每人的處境皆相同,在適合種植期大家接連種.每年都一樣生產過盛,雖然農委會都有勸說大家產期要錯開,但是整地種植是要看天氣的,好天氣沒種要等何時.目前氣候異常,南部太熱北部多颱風,鋼鐵物資都很貴,要投資興建溫室划不來,比如說要花三百萬,倒不如不種菜還穩當一點,俗語說吃米要知道米價,說菜貴不如找塊地自幾種看看,我常回答教人種菜的問題就為此,種一兩種外沒種到的再買,經驗一下菜一斤多少才合理.
生產過剩導致菜賤. 您有無適當對策?
調節產期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對策.可以解決蔬菜生產過剩的問題?
回答者說法:
5. 農委會是一個產業經濟組織, 亦或是社會性組織 ? 我想在台灣是後者, 因此農委會的社會機能大於產經機能. 也就是說農委會比較管農夫是否生活的下去, 百姓是否有糧食吃, 比較不管農產品價格是否合理 ? 農友賺多少錢 ? 這可由農委會的預算結構看出 : 農委會最大筆的預算是在執行農保及老農津貼, 它有多少預算可以編在農產運銷上 ? 沒錢怎麼辦事 ?
那農委會的功能只是農民的福利機構如您的說法:納稅人付錢.
農委會卻無法讓農產品價格穩定.
對那些貢獻國家稅收的普羅大眾.農委會要如何給予交待?
據我所知:農委會有對農產品需求量之所需生產面積需要多少公頃精算過!
無奈農民在菜價好時紛紛搶種.不理種植面積管制制度.以致蔬菜生產過剩!
如果事實是如此!那菜賤傷農時.農民也只能默默接受了!
台灣是淺盤經濟本身波動就大.(又不是在說股市)
台灣地狹人稠.資訊發達.蔬菜種植可以用控制種植面積.來穩定蔬菜拍賣價格.
確保農民收益.民眾也可以享受物美價格合理的菜餚.這樣不是兩全其美嗎?
農委會目前每年花費大筆農損救助金.
是否有對此事檢討!如何讓農民避免或減輕天災的損害!
這種事先之預防.勝過事後花費大筆農損救助金.不是比較好嗎?
自己是農家出身.插秧.除草.收割都有參與.目前是單純的農產品消費者者.
生產者收入不足糊口是事實.因為台灣土地面積不大.每戶農家耕種土地
只有幾分地(一分地面積不到300坪)經濟規模太小.要賴以為生是很難.
如果農委會能出面組織農民成立產.運.銷一貫化之生產銷售農民組織.
相信菜價會因有效控制生產面積.和及時獲得銷費市場需求資訊.
持續平穩.讓農民收入穩定.消費者也能享用價格合理的本土生產農產品!
這樣不是可以倆全其美嗎.個人想請回答者.就此一構想提出 您的高見!
回答者補充內容:
基本上有害的是"強買""強賣"的害虫, 但還是有許多"益虫"的 !
那我請問 您們.菜種下去之後即來要求全部農作物都賣給他.
這種行為是否有剝削農民?
為增加農民收入.一定要成立產.運.銷一貫化之生產銷售的農民組織.
您說:有一個無所不管的政府是人民的福氣嗎 ?
那有一個對菜價年年失控 束手無策的農委會.功能全失留他有什麼用?
回答者的回答:
要解決問題要有"可行"的方法, 烏托邦在人間是不存在的. 行銷是一個專門的學問, 據我所知唯一"成功"的農民"國際"行銷組織只有紐西蘭的奇異果農. 而且是單一產品的行銷. 在台灣有農民"願意"共組一個"產銷"組織嗎 ? 以我個人的經驗超過10個人就沒成功過了. 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帶頭作.
依照 您的說法: 成立產.運.銷一貫化之生產銷售的農民組織. 真的很困難嗎?
回答者補充內容:
目前在台灣已有許多以合作社, 生產班之名的產.運.銷一貫化之生產銷售的農民組織, 如位於桃園的"八德"蔬菜產銷班, 很好的模式但他們的"銷"仍以送到"批發市場"為主, 部分直送"大賣場", last mile仍不在他們手中, 最重要的定價權也仍在"市場(the invisible hand)"手上
我的想法: 如果他們的產量具備相當規模! 應該要在生產地鄰近都市.
的傳統市場. 設立生產者的直銷據點. 這樣菜價就會合理 .
生產者與消費者都會受益!
給回答者神鵰的話:
您簡潔的回答. 言之成理.
我想如果建議: 政府應該考慮對因應菜價波動而投入農業生產. 農業設施.
農業儲運. 農業研發的資金. 提供稅捐減免. 獎勵. 獎助 ...辦法.
這樣 您認為是否可行?
至於 您說的農產品保險: 目前是農會有毛豬. 牛隻........死保險!
如果蔬菜價格當然是不行. 農產品天災保險可以洽詢產物保險公司辦理!
謝謝萬事增題意見:
本發問不是再製造問題: 因為本人農家出生. 目前家族尚有從事農業!
我想如果能讓農民增加收入. 也能讓消費者享用合理穩定的價格精美菜蔬.
我們應該期待政府如何來協助農業產. 運. 銷一體化. 以增進農民收入!
以及如何避免天災引發之農業災害損失. 因之引發之蔬果供應不足.
並思考如何減少農產品暴漲現象. 讓消費者可食有菜蔬. 面無菜色.
如此一來. 生產者. 消費者. 倆蒙其利. 就能皆大歡喜!
回答者內容如下:
台積電 認養 小白菜..專門高技術安全生產小白菜!
中華電 認養 高麗菜 ..全年不中斷提供高品質高麗菜!
中鋼 認養 青花菜 .. 天災人禍都一樣供應無虞..
請問大家對以上言論.有何高見?
個人認為這構想真不錯. 但是誰要做? 請大家動動腦. 想想要如何做?
回答者內容如下:
簡單地說有效解決農產品價格的"有效"方法 :
1.嚴格把關台灣農產品市場的品質, 建立市場良性競爭.
2.加強國內的國產農產品市場行銷 - 強而有力的國內市場是當地農業最大的競爭優勢 (不要不自量力作外銷, 替外國人打市場了.)
個人認為:這倆項觀點正確.
但是這部份說法(不要不自量力作外銷, 替外國人打市場了.)見仁見智 .
花錢推廣國外市場. 是想替農民增加收入.
如果沒有外銷.盛產期的農產品. 價格將一落千丈. 到時吃虧的是農民
感謝萬寧熬夜發表的意見:
台灣蔬菜的農民數無法控制,有利可圖紛紛搶種,農民流動率很高,他們都是農家子弟,待業期間從事農業維持生計,所以蔬菜產量無法控制.
蔬菜是低技術正合失業人口從事維生,如再阻斷他們的最後生機是否理想.
農民在意的是種得成功品質優產量多,只要有行情數量多就可以,農民工做就沒時間了,造福消費者希望有人成立公平的售貨通路.
菜不是每一戶全年每日可出貨,盛產期與夏季不是盛產期生產的成本不同,如全年穩定價格要以那期為參考價,夏季蔬菜賣參考價不夠成本誰要付成本差價.
菜價等於多少才算貴?還是菜賤?目前無正確答案,可行的是消費者統合向產地購買最便宜.
25 個解答
- 遊山玩水Lv 51 0 年前最佳解答
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為何每年都一再發生?
這個問題從古至今多一樣,地球自轉四季的變化,地球各點地形不同,天災發生的種類也不同,我們夏季常受颱風侵襲,是比內陸國家倒楣.
菜貴是因天災損害所致.有何因應之道?
這很難擺平,往年菜貴是短時間的,今年有長一點,經媒體公平的解說報導,菜價到年底恐怕是慘兮兮,農民要有利潤很難.
菜賤是因生產過剩所致.有何因應之道?
有很貴就有很便宜,問題出在農民收入永遠是低,天災後菜貴每一戶收成還不夠成本,為要應付日常支出只好多重一點,每人的處境皆相同,在適合種植期大家接連種.每年都一樣生產過盛,雖然農委會都有勸說大家產期要錯開,但是整地種植是要看天氣的,好天氣沒種要等何時.目前氣候異常,南部太熱北部多颱風,鋼鐵物資都很貴,要投資興建溫室划不來,比如說要花三百萬,倒不如不種菜還穩當一點,俗語說吃米要知道米價,說菜貴不如找塊地自幾種看看,我常回答教人種菜的問題就為此,種一兩種外沒種到的再買,經驗一下菜一斤多少才合理.
農委會是否有做好發揮其平穩菜價功能的角色?
我沒看到可是覺得照顧消費者很多,菜貴時進口一些蔬菜彌補國內需要,生產者是賣而消費者是買,細節說詳細讓人以為我偏激,反正工做8小時收入不足還可再加班8小時,以我了解進口蔬菜是生意人,缺菜時進口持續到本國蔬菜盛產時還進,我不了解大部份人常把農民當甚麼?這職業是弱勢團體嗎?
我在批發是常觀察,農民常滿足說這價格很好了,其實要換算一次所得扣肥料管理工資,真的一天工資才3至400元,換個方向全國有許多靠農事工作,農產品交易養家活口的,如果菜價便宜生意人又有利潤,那農民就是虧本了.
2008-11-22 03:47:25 補充:
農委會比較管農夫是否生活的下去,這說法正確,但確實原因是農夫能活下去才能繼續耕種,有種食物才不匱乏,如果大部分仰賴進口蔬果,錢被外國賺走,國內農村所得降低會影響到國人的消費能力,對於構成國家經濟是一種食物鏈的關係,農家無基礎的收入那有辦法消費工業商品,買菜的人也不用緊張,賣菜的攤販很多,每個人心中自會衡量把關,在農產品未實施拍賣之前各地的價格不一,拍賣之後資訊發達,如以單一產地價格是沒有提升,而且現在農產品品質較好,次級品淘汰率高生產量降低,要求品質自然易受天災損害,如以柳丁為例年年便宜品質越差,沒有利潤那有錢顧品質,請大家多買柳丁來年才有更香甜柳丁吃.
2008-11-22 04:03:34 補充:
同樣是有天災歉收.為何米價波動不如菜價之高
米是糧食價格受政府管制,天災嚴重政府都會有天然災害救助農民,補助金額少不夠損失的錢,有比沒有好,沒甚麼好抱怨的.不要誤會農委會沒照顧社會大眾
2008-11-24 01:44:27 補充:
權限問題請往見意觀看
2008-11-24 01:45:33 補充:
宜蘭縣內南山地區生產的高麗菜,菜園今年被大水沖走許多產量銳減,往年這期南
部菜區高麗菜 白蘿蔔出產特多超便宜,供應北部都會,運至台北有超過數量時就
逾加往宜蘭縣送,因此縣內菜農只栽種地方特色的蔬菜,如 青葱 白蒜 紅菜
蕃茄(粉柿)這些屬平地生產大綜,平地菜農一致觀念南山蔬菜不等於宜蘭特色的菜
,宜蘭縣其他菜全由南部菜所佔據,縣內宜蘭市葱和三星蔥輸出台灣全省是農業收
入重要來源,產品特色香氣是其他縣葱無法比擬,蔥白特長生產時日較長且產量變
低,產品好有特定的消費群指定食用,平日穩定經營的銷量價格常被媒體報導煽動
人心,台灣經濟活動脆弱,媒體能使小吃攤賺大錢,亦能使某項產品停了生產.
2008-11-24 01:46:51 補充:
菜貴是台灣工業衰退的結果,人口往都市集中使餐飲業興盛,蔬菜消費集中在幾樣
蔬菜上,而又以高麗菜 青蔥最常用,常使這些菜大起大落,便宜到沒工資時,也沒
有菜農在叫苦,政府與大眾都很高興物資充足安居樂業,天災菜漲價就忙討論原因{
真是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台灣製造業沒落繼而服務業興盛,苦差事或工資低多請外勞,本國無自然資源要賺
外匯惟憑製造業,勞力腦力才是本國資源,事至於此不因工資低而放棄製造業,少一
點薪水總比沒有好.服務業人口多是在消耗國內消費潛力,賺一塊錢外匯兩個人分
非長遠之計
2008-11-24 01:47:20 補充:
蔬菜的採收到消費者手中,中間有大盤.小盤.消費者中有兩關,有的甚至三關,而蔬
菜的種植.管理.採收.整理貨.包箱費.運輸行仲.市場清潔費.種種每樣多是從菜錢
中支應,所以菜農淨利有代工工資以是很成功了.
以觀察蔬菜銷售轉運經銷商少,而零售商多,每灘一天要有合理收入時差價會多,消
費量一定時每攤出售量少,小販多也是經濟不景氣的象徵.
所以討論菜貴要從生產與消費的中間���卡研討,無好的經銷通路而一味的說菜貴受
傷害的是菜農,因為商人銷量低 少賺或賠錢最終是生產者付賬的.
農民不是弱勢團體他們的工作是一種使命,對抗氣候異常天災的打擊,所得每分錢
都和土地和蔬菜搏感情,賣菜同嫁女兒的心情,望消費者品嚐愛惜.
2008-11-25 03:30:38 補充:
台灣蔬菜的農民數無法控制,景氣不好失業或退休或是看價格好的原因,有利可圖紛紛搶種,做的慣認為收入可以做正職的人數少,農民流動率很高,他們都是農家子弟,待業期間從事農業維持生計,所以蔬菜產量無法控制.
以個人見解為蔬菜貴大家多很難過,每年都發生每次必探討,本來相安無事經報導後變開始價格滑落,無天災蔬菜行情本來就超便宜,難怪新農民會做不下去.
蔬菜是低技術高勞力的工作,正合失業人口從事維生,如再阻斷他們的最後生機是否理想.
2008-11-25 03:46:54 補充:
農民在意的是種得成功品質優產量多,要用甚麼方式銷售到消費者手中沒重要,因為甚麼管道都會被坑,只要有行情數量多就可以,農民工做就沒時間了,造福消費者希望有人成立公平的售貨通路.
2008-11-25 05:03:30 補充:
我是現職的菜農,菜不是每一戶全年每日可出貨,盛產期與夏季不是盛產期生產的成本不同,如全年穩定價格要以那期為參考價,夏季蔬菜賣參考價不夠成本誰要付成本差價.
菜價等於多少不算貴還是菜賤,目前無正確答案,可行的是消費者統合向產地購買最便宜.
回答之中無意有得罪的各界請見諒.
2008-11-26 22:41:01 補充:
菜貴預期心理的人非常少,一般是小吃攤居多,生意人到批發市場是先觀望,農民預期心理漲價也沒用,颱風這幾天菜最難賣,是消費者預期心理菜會貴,另一方面是整理家園,如颱風農產無欠收過後會跌的很慘,因為中間商預期心理多買+農民現採+颱風一天的庫存(沒人買),所以菜價是消費者決定的,菜虫大賺差價的對象是農民,也不能把中間商叫菜蟲,良心好的許多,他們負責蔬菜市場供量的適量分配,如沒他們農民與消費者有一方會吃虧,農民賣不出,消費者買不到,我是產地農民不會騙人.
2008-11-26 23:08:33 補充:
針對農產品運銷的學問很複雜,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也不是每個小販都能進入批發,零星購買者是向轉運經銷商買,消費者要實價只有向批發市場購買,有大大說產地便宜不一定,如再凌晨向批發市場購買,商人以為是小販決對便宜,如到一般買菜時間會貴一點,人同此心誰不想多賺一點.
現今政府缺錢惟有夠力的單位才能申請到補助,農民負擔7成,這有心務農才肯花錢,如果政府全負責或蓋了後出租一定會資源分配不公,溫室太多到時一樣也���菜便宜,老弱婦孺靠菜過活的很多,不要使弱勢求生的工作也剝奪了.
2008-11-26 23:58:36 補充:
蔬菜進口只能選國內沒出產的蔬菜,我說過菜價大約整年便宜,一般種菜工資便宜到連小工多不如,比不過打工的基本工資,全年或連幾年多遇不到好價格,如全面或部份選項進口,叫那些農民怎麼活,進口對象國的收入水準較低,本國農民是對應本國收入水平要如何競爭.
今年進口特別多,可見政府照顧人民特多,現在商人批發農產常以台北農產公司的中價或平均價作參考,這上中低價以甚麼為標準,是否有軟體控制,覺得有多照顧商人的感覺,這趨勢會使優質農產品無法達到合理價格.
有這方面專長的大大是否能提出該公司的組織與資訊運用與公平(正)否.
參考資料: 自己, 自己, 自己, 自己 - 匿名使用者7 年前
這家不錯 lv333。cC買幾次啦真的一樣
侼亊劣
- 匿名使用者7 年前
>這家不錯 lv333。cC買幾次啦真的一樣
俻乇卐
- 匿名使用者7 年前
>這家不錯 lv333。cC買幾次啦真的一樣
備兣
- 匿名使用者7 年前
>這家不錯 lv333。cC買幾次啦真的一樣
偫剌
- 匿名使用者7 年前
>這家不錯 lv333。cC買幾次啦真的一樣
勯偄咶
- 匿名使用者7 年前
證券開戶推薦的這一家是很多網友都蠻推薦的,若不相信的人可以到各大部落格甚至奇摩知識+爬文,就知道很多人推薦這一家證券公司了。
除了手續費2.8折以外,新光證券所提供的看盤軟體是可以支援當紅的智慧型手機iPhone,這也難怪為什麼這麼多網友特別推薦這一家新光證券。
複製網址前往了解!
- 匿名使用者7 年前
>這家不錯 lv333。cC買幾次啦真的一樣
亠刏
- 1 0 年前
我覺得開放進口的機制一定要有、誰知道是不是中間商也剝削、市場也漲一點、然後一般老百姓也受苦、如果農民有損失、就專案補給他們、不要算在老百姓身上、那會不公平、也任由市場亂喊價、唯有透過開放、才能反映、真正的菜價
2008-11-27 17:45:08 補充:
祝版主開團成功
- UPWELLINGLv 41 0 年前
經濟的問題有如蝴蝶效應, 沒人有永遠的正確答案. 試看歷年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的理論經常是互相抵觸的, 只要能解釋一時部分的現象就足以得獎 ! 而菜價是農業經濟, 更要加入天侯及社會變數, 更是複雜 ! 我們只能提出影響菜價的大原因 :
1. 資訊不透明 - 導致生產者無法瞭解供需狀況, 因此無法正確生產. 而農產品不易保存因此有較大的價格彈性.
2. 生產受天候影響 - 因為受天侯影響, 即使可預估需求也無法完全控制產出. 且農產品需要較長的前置期, 又不一定能分段生產, 因此一旦開始生產就很難調節其產量.
3. 台灣是淺盤經濟本身波動就大.
4. 平穩的菜價是農友及消費者共同的福利, 需要有透明的供給資訊農友才能知道是否已種(養)太多 ? 消費者要有多樣性的選擇並避免集中消費特定的農作物以免創造出假性需求.
5. 農委會是一個產業經濟組織, 亦或是社會性組織 ? 我想在台灣是後者, 因���農委會的社會機能大於產經機能. 也就是說農委會比較管農夫是否生活的下去, 百姓是否有糧食吃, 比較不管農產品價格是否合理 ? 農友賺多少錢 ? 這可由農委會的預算結構看出 : 農委會最大筆的預算是在執行農保及老農津貼, 它有多少預算可以編在農產運銷上 ? 沒錢怎麼辦事 ?
2008-11-22 16:14:32 補充:
我們從事漁業(農業的一支), 同時也學習及研究這一行. 所謂行行出狀元, 現在的農友不全然是以往大家印象中的無知, 無能及無奈. 許多農友都有自己的主張及見解, 在市場上也不全然是行情的跟從者, 因此不必然喜歡齊頭式的平等. 需要政府照顧的是競爭力較弱的老農, 事實上政府需照顧所有社會上弱勢的族群, 而農友並不都是弱勢的族群.
2008-11-22 16:15:02 補充:
農友如果不喜歡所謂的"菜虫", 他自已可以當"菜虫"啊 !事實上許多農友還滿喜歡"菜虫"的, 因為如果沒有虫, 表示"殺虫劑"一定用很多, 可能會有副作用 ! 而消費者自已也可以"不經剝削"地向產地直購, 或自組合作社團購啊, 但許多消費者還是寧願"與虫共舞"的. 基本上有害的是"強買""強賣"的害虫, 但還是有許多"益虫"的 !
2008-11-22 16:15:20 補充:
用計劃經濟的手段管理農產品最成功的國家應是日本, 政府協助地方組織各種農漁業組合, 訂定生產計劃,分工種/養殖, 共同採收, 再由組合統一運銷. 台灣受日本統治多年, 早期農經專家也多留日(如阿輝伯), 對日本的制度不但熟悉也信服, 因此台灣有全國性的農/漁會組織, 就是學日本這一套. 而日本這一套仍是由各農漁民各負盈虧, 組合只是提供協助, 日本的農林水產省仍無法取代市場機制.我們的blog有一例子可參考 http://www.seafood.com.tw/blog/index.php?load=read...
2008-11-22 16:16:49 補充:
無奈橘逾淮為枳, 這種組織到了台灣不但失去了原先調節產銷的功能不見了, 反而成了政治(選舉)工具, 現在誰有能力重整農漁會 ? 如果沒有, 那誰有能力另建一個組織來取代現有的農/漁會 ?
2008-11-22 16:16:58 補充:
過去的都已發生, 不需再爭論是誰造成的錯, 農民及消費者不在乎鞭誰的屍只在乎未來生活是否會改善. 事實上農委會在台灣只是一個政府的2級單位(5院為1級單位), 且是行政院8部2會之末, 能作多少事 ? 計畫他們都有在作, 但推得動才有用. 如標題所言"菜貴傷民菜賤傷農" 貴賤指的是價格, 而價格是供需形成的, 因此是"經濟"問題.
2008-11-22 16:17:23 補充:
台灣的農民不可能指望人民或政府來保障他們的收入, 因為消費者是比農民更大的群體, 因此政府(農委會)的功能只是訂定公平的遊戲規則(訂定相關的法規, 拜託立委去審), 一但有了法就要去執法以維持市場的公平性. 另外在保護消費者的方面主要考慮"糧食安全", 這一點就包括了進口的食品管制.
2008-11-22 16:17:33 補充:
有一個無所不管的政府是人民的福氣嗎 ?
2008-11-22 22:30:30 補充:
要解決問題要有"可行"的方法, 烏托邦在人間是不存在的. 行銷是一個專門的學問, 據我所知唯一"成功"的農民"國際"行銷組織只有紐西蘭的奇異果農. 而且是單一產品的行銷. 在台灣有農民"願意"共組一個"產銷"組織嗎 ? 以我個人的經驗超過10個人就沒成功過了. 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帶頭作.
2008-11-23 08:17:31 補充:
困難的是成立"有效的"產.運.銷一貫化之生產銷售的農民組織.
目前在台灣已有許多以合作社, 生產班之名的產.運.銷一貫化之生產銷售的農民組織, 如位於桃園的"八德"蔬菜產銷班, 很好的模式但他們的"銷"仍以送到"批發市場"為主, 部分直送"大賣場", last mile仍不在他們手中, 最重要的定價權也仍在"市場(the invisible hand)"手上.
2008-11-23 08:27:41 補充:
另一個例子是天主教位於竹北的"望德園"生機農場 - 請參考我們的介紹http://www.seafood.com.tw/blog/index.php?load=read...
他們真的作到自產自運自銷(自己的店面), 他們有訂價權但產量極小, 我們很認同他們也以他們的產品為優先採購的對象, 但大家仍需面對"市場"這東西. "市場"無所不在, 古今中外仍沒有可以成功操控市場的個人或組織, 如有, 也只是短暫的影響. 因此菜貴傷民.菜賤傷農永遠會存在.
2008-11-24 00:45:53 補充:
很不尋常地花了這麼多時間在知識+回答一個問題, 但是我們真的很願意讓大家多瞭解農業 !花這麼多時間也真希望可以影響更多人. 我們不是在網路中鑽的人, 是在真實的產區及市場中跑的人, 相信你如果真在乎這個議題, 已從我們的網路中感受到許多人的用心了 ! 現在的農友不多了, 可是農家子弟散佈在都市各個角落, 關心老家最有效的方法是由自身作起消費台灣的優質農/漁產品.
簡單地說有效解決農產品價格的"有效"方法 :
1.嚴格把關台灣農產品市場的品質, 建立市場良性競爭.
2.加強國內的國產農產品市場行銷 - 強而有力的國內市場是當地農業最大的競爭優勢 (不要不自量力作外銷, 替外國人打市場了.)
2008-11-24 09:24:49 補充:
恕我多言 ,
1. 如果有好的市場需求讓生產者依自己的意願去投資是不是更有效 ? 政府出錢跟你自己出錢, 那一樣你會更用心作 ? 人性而已 !
2. 農業現在已是免稅的了 !
3. 在台灣的農業保險是針對農業設施而非作物, 由於存在極高的道德風險因此保險公司無法承作(去問保險業者就知道), 國外(如挪威)有作到作物的保險, 但是需有完整的生產資訊且僅針對"合理的管理風險"理賠, 天災不保, 價格不保. 日本則採行互助金方式分攤個體風險, 仍不能避系統風險(如價格崩盤).
2008-11-24 18:13:22 補充:
但是這部份說法(不要不自量力作外銷, 替外國人打市場了.)見仁見智 .
任何開發自己不具產品長期競爭力市場的行為都是"為人作嫁" , 有任何一個成功的例子嗎 ? 蓮霧 ? 芒果 ? 台灣鯛 ? 鰻魚 .....you name it ! 反而把力量放在國內市場依農產品低單價, 不易保存, 運輸成本高之特性, 會形成國產品的競爭優勢(強龍不壓地頭蛇).
2008-11-24 18:13:45 補充:
花錢推廣國外市場. 是想替農民增加收入.
如果沒有外銷.盛產期的農產品. 價格將一落千丈. 到時吃虧的是農民
生產者要負責任的生產才是自己爭氣,大家福氣. 如果心態上是我生產出來你就要買那成了無賴. 農民要認知消費者的權益永遠大於農民的權益, 才能保持競爭力. 天助自助者 !
2008-11-25 18:43:38 補充:
消費者直接向產地購買會暇便宜嗎 ? 去問問批發市場有經驗的人就知道答案是"不一定", 農產品在消費地批發市場還是年年上演比產地便宜的不正常戲碼, 為什麼 ? 經濟學最根本的原則 : 價格是供需決定的.
不要把農民都當成笨蛋, 有好的方法他們都不會, 要都市人來教 ? ��問真的有研究農產運銷問題的人吧 ! 最近有許多"所謂""高科技(如xx新貴)""高知識(如xx醫師)"行業的人紛紛跳下來下指導棋, 結果碰了一鼻子灰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為什麼 ? 農業是最原始的"經濟"問題, 但存在不可控的環境變數. 在台灣最可行的方法仍是1.建立市場交易秩序, 2.擴大內需.
2008-11-25 22:31:54 補充:
真正傷農的是把農人當無知無能的人看 !
真正要害農人就叫他們去作外行的事 - 如行銷 !
真正要助農就尊重他們 !
農友只要生產一級棒菜賤也傷不了他們.
農友繼續一窩蜂神仙也救不了他們.
農友要把他們的專長拿出來, 作出來.
我看過太多合作社, 產銷班失敗的例子, 為什麼 ? 外行 !
不要叫別人去跳火坑(作不內行的事), 要跳自己去跳(以示負責) !
2008-11-25 22:32:47 補充:
真的,真的, 多去現場走走, 看看, 聊聊, 真實的世界不是在網路中高談闊論問題就會解決的.
最後 - 多看書, 多想, 多聽, 多少都市中失業的農家子弟還可以回家讓家裡養, 台灣的農友生活真的沒那麼差. 生活當然可以更好,
你我對好的定義會與農友相同嗎 ? 如果會, 那些農友早就離開農村進入都市了 !
2008-11-26 07:40:23 補充:
如果農家自已賣東西收入可以比較好, 我當然贊成. 但別忘了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收入要扣除費用才是淨利. 有沒有增加收入是不確定的, 但費用的增加是一定的. 費用包括工資, 車輛, 油錢, 租金, 倉儲..., 在有限的費用中創造最大的利益才會賺錢, 也就是要專注, 專業及效率. 這方面農友有優勢嗎 ? 如果沒有, 幫農友作這些事的人叫什麼 ? 菜虫 ? 如果是, 能善用菜虫的農友就有優勢, 不懂得善用虫的農友就拼命想自己當虫 , 結果呢 ?
如果還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中, 那肯定無法理解. 所以我強烈建議您自已去跟認識的農友請教是不是這樣, 如果還不信就自己作作看, 體會一下 !
2008-11-26 19:09:43 補充:
開始進入重點了, 把數字拿出來算一下, 看看一斤蔬菜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變成多少錢就知道成本是多少 ? 再比對一下全省年度蔬菜銷售量/價就可以知道大部分的虫是益虫還是害虫 ?
我幫你準備了一份分析, 真有興趣可以mail給你參考.
2008-11-26 23:02:40 補充:
萬事所言是實情, 至少是我接觸到大部分農友的感受及認知. 如果一定要叫中間傷是虫, 就如我所言, 虫也有害虫及益虫 ! 許多的中間商都是農民出身或農家子弟, 大家本來就分工合作, 但身份不同, 理念未必不同 !再再再說一次 :
1. 大家要多消費國產農產品, 但貴的時候少吃, 便宜的時候多吃.
2. 政府要維持好市場秩序不要讓黑心農產品有生存的機會, 一顆老鼠屎真的比菜賤還傷農 !
另, 感謝知識團的邀約, 是我的榮幸, 欣然接受 ! 但暫時無法有太大的貢獻, 目前在寫一本跟台灣漁業有關的書, 明年春未出版後再為大家服務 !
參考資料: 自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