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服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Lv 31,452 points

豪哥

最佳解答11%
解答194

言思古:事情常常不是像我們看到的那樣。

  • 舊作省思〈七〉

    善人之道

    《論語‧先進》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迹,亦不入於室。」

    顓孫師,字子張;春秋陳國人。

    子張善問

    顏淵篇‧

    有子張問明。子張問崇德,辨惑。

    篇中問達,孔子以「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回應。

    衛靈公篇‧

    子張問行。

    有盲樂師造訪孔子,孔子親切貼心的招呼盲樂師,子張在席臨場感受。

    子張深得啟發

    孔子死後,顓孫師從事教育,人稱子張之儒,時人謂「師,美功不伐,貴位不善,不悔不佚,不傲無善。」

    為政篇‧

    有孟武伯問孝。子由問孝。子夏問孝。體會原文,孔子的教法實活潑生動。

    述而篇‧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善人,指學有所得者,先決條件,俱備恒心,還有方法,因此,〜

    子張問孔子,善於學習而有得的人是用什麼樣的方法?

    孔子回答:「不泥滯,也不困於ㄧ室ㄧ家的見識。」守株待兔會失去生動力,此義荀子猶有述「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惜!兩漢後,中土失傳。

    距今兩百多年前,西土學者李希騰堡有言,「------即使是敏銳的心靈也必須在受到刺激後才能看見新事物;真的,幾乎只有用這個法子才能發現在新的狀態中的新事物。」科學革命的結構p305

    補充:2014/08/25

    《論語》

    學而‧

    子曰,「------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述而‧

    子曰,「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張‧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論語》首篇學而。《荀子》首篇勸學。

    三人同登山------

    兵家在意兩軍攻守形勢,生物學家在意動植物生態品類,旅遊者在意風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個人小識:

    ~古之學者為己,晚明承之以獨抒性靈~

    2 個解答詩詞與文學7 年前
  • 舊作省思〈三〉

    疏五過論

    內經‧疏五過論

    「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并。醫工診之不在臟腑,不變軀形,診之而疑,不知其名。身體日減,氣虚無精,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於衛內奪於榮,------」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篇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髮落。」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大動盪,有從諸侯貴族降為平民,也有平民上升為貴族,不管是上升或是下降,時有如人將捕的驚恐,縱然不為外邪所中,精神內耗,食而無味,日漸赢弱,地位下降的人,更容易在情緒低落或惶恐時腹內糾結,好像見不到光明而頭皮發麻,雙眼無神而披頭散髮(當然也會有頭髮減少的情形)。

    這種症候的脫營失精患者,應該歸類於精神官能症候;或躁、或鬱,情志所生病。

    至於,因久病而胃弱食少血脈不充,血痹虛勞篇以黃耆桂枝五物湯、桂枝龍骨牡蠣湯、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八味腎氣丸------隨證施方,要在行津液養五臟氣以復形神。

    精氣耗、組織失養,無不形枯恍惚,是血痹虛勞篇要義。

    曾發表在奇摩部落格

    補充:

    「夫醫有道焉,有術焉;道以軒岐為本,術以仲景為宗。如此,則不為多歧所惑,不為曲說所囿。」

    內經、中醫基礎醫學,傷寒論、臨床實證醫學。皆中醫診斷治療本源。

    2 個解答其他:保健7 年前
  • 舊作省思〈二〉

    傷寒金匱方法(2)

    《素問》舉痛論‧驚則心無所倚,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龍骨牡蠣所主之煩驚為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若夫熱病之兩陽相熏,驚狂讝語,汗出煩渴,慎不可用。

    歧伯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

    炅,火功之術,有艾火、溫鍼、燒瓦、火熏。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夫人秉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災難,不越三條,ㄧ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雍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

    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鍼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甘辛,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藏府之文理也。」

    以岐伯之言,對金匱之文,知火攻之術,為外皮膚所中也,有不解其意者,見熱病之未愈,不以傷寒法解,強施火攻以迫汗,至令邪無從出。

    陸九芝下工語:「書本不載接方,以接方之無定也,然醫者全在接方上見本領。」

    傷寒陽明病篇,「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讝語;若加溫鍼,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用接法意四則,熱病清法,千秋猶存。

    四、今病可以古方治

    大陸患者來函

    問:今年四十八歲的大陸表弟來信,他在九二年秋天突然發病,開始是腹瀉,ㄧ天十多次,呈金黃色黏液狀,後來突然感覺小腹發冷,ㄧ股熱火攻胸及頭部,以致心慌不已,有瀕臨死亡之感,不能坐,否則肛門口發急,心慌欲便,夜不能入睡,需靠鎮靜劑才能睡ㄧ陣,到了後半夜才能好ㄧ點,住院檢查各項均正常,醫師診斷是「精神官能症」,服用抗憂鬱藥「阿米替林」及「氧硝安錠」維持。

    現在腹瀉ㄧ天二、三次,伴隨大量氣體排出,每排完ㄧ次,會有極空虛的感覺,發冷、無力、不能多言語,多語則氣如欲絕,不能書及電視等,多看多想就絕火熱上攻胸、頭等,肛門口急迫欲便並排氣,心慌無力,肉跳、出汗等,頭重腳輕、飲食不易消化,只要不排出氣體人就會好ㄧ點,該如何治療?

    答:以讀者的症狀聽來可能不只是精神官能症得問題,由於為見到該患者,推測在最初ㄧ天十多次的腹瀉之時,可能真的有腸胃方面的問題,久了沒治療好,導致自律神經亢奮而引起ㄧ些後續症狀,患者因不了解而害怕,疾病與害怕交雜而成目前的情況,最好再檢查ㄧ下。

    身體的疾病引起心理上的問題,是廣泛的精神官能症,再更嚴重者,還可能會有恐慌症。目前患者所服用的兩種藥物有其ㄧ定的功效,不過只是治標,建議多運動(可以作體操或散步,ㄧ天至少半小時以上),改變對自己身體的看法,如果檢查都無大礙則放寬心,以降低壓力的來源,對身體會有幫助。去除對自己身體的擔心、害怕,對症狀的改善是有幫助的。

    此案例刊於聯合報ㄧ九九九年三月九日

    患者發病迄其投書六年有餘,今不知已安否?

    初病之際,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皆為對證之藥,令胃和則能止瀉安臥,不此之途,以心慌而服鎮定劑,於病無益,纏綿日久,胃氣損矣,可就金匱血痹虛勞篇索治。

    民國八十九年 中醫報導 (7期)

    內經、傷寒論,中醫古醫文。

    2 個解答其他:保健7 年前
  • 舊作省思〈一〉

    傷寒金匱方法(1)

    前言

    蘇試‧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劄子:「藥雖進於醫手,方多傳於古人,若已經效於世間,不必皆從於己出。」

    昔人為學,只求其書之傳,不為名之著,故為文每好拖遠古,甲乙經言:「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近代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選論甚精,指事施用。」其說與蘇子意同,法道家精神行儒家志業。

    傷寒雜病論當作如是觀,其書實叔和集歷代之大成,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篇,可見痕跡。

    通覽傷寒金匱於條文上冠以「論曰」二字只此ㄧ條,論曰也者,互相發難研討而後下論,其所以研求必因有所狐疑迷惑,非狐惑為ㄧ病,醫自狐惑,何諸病有如是之相似,可以約之乎?故約百合乎?是耶?非耶?

    乞就教諸同道賢達,齊赴議論,再現前人講習流風。

    ㄧ、方選

    (1)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ㄧ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2)傷寒脈浮,醫以火逼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3)火逆下之,因燒鍼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主之。

    (4)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二、法意

    (1)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鍼,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

    不中與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2)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

    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若已吐下發汗,溫鍼,讝語,柴胡湯證罷,此為

    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3)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

    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

    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讝語,甚者至噦手

    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4)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

    名火逆也。

    三、運方治疾

    方有可言者,有不可言者;可言者易解,不可言者當以法會。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髮落、脈極虛芤遲,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人之有生,賴有精氣。精氣者,穀肉果菜之所化,病之甚者,或不能飲食,或食而不化,下利清穀,臟府不得運轉以取汁化赤,謂之「失精」。

    軀體組織不得氣血溫養,而呈陰寒之象(陰頭寒之頭字無義,宜去之,陰寒、臟寒之意),其目眩髮落、少腹弦急,形容之辭,脈象呈不足狀。

    《醫宗金鑑》篇者於此條文下按:此條亡血失精之下等句,與上文義不屬,當作另ㄧ條在後。

    仲景書之大經大法於漢時完成,然畢竟非ㄧ時ㄧ人之作,玉石雜混在所不免,漢後至晉之間,醫者又法其意以接方治疾而為叔和所採;本文方選四例,魏晉時醫接方,而法意四則,不失秦漢古意。

    魏晉文風標緻,秦漢辭氣郁穆。

    「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失精之義,前已述及,何謂夢交?夢及之之謂也,ㄧ言以蔽之〜作夢。

    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然必待六府化穀以行津液,而後精神得以專直。患病之人精氣衰,心緒紊亂,神不守舍,夜則多夢,晝則恍惚,而現種種幻形。

    久病則胃弱食少,血脈不充。

    《素問》疏五過論‧身體日減,氣虚無精,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於衛,內奪於榮,精氣竭絕,形體毀沮。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虛勞裏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圓方主之。

    桂枝湯溫養營衛,助六府化穀,行津液以養五藏氣,加龍骨牡蠣收斂浮越之正氣接治失精家,不背經文旨趣;可議者,其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文氣有費人思索處,遺後世方家無限遐想,甚而以為遺精之證治,非醫家正言。

    精氣耗、組織失養,無不形枯恍惚,含血之靈皆是。

    中氣失守而驚惕不安,治以暖胃溫血之方以復形神,於義可解,乃熱病之未盡愈而躁擾煩驚,臥起不安,可予桂枝、龍骨、牡蠣?

    觀前法意第ㄧ條可知,桂枝不中與也。

    則,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焉能施於「火逆下之、因燒鍼煩躁者。」

    桂枝之用有六,曰和營、曰通陽、曰下氣、曰行瘀、曰補中,又能散氣溫血鼓舞中氣。-

    1 個解答其他:保健7 年前
  • 中醫診斷治療的思路與方法并標本觀念的釐清:

    中醫診斷治療的思路與方法并標本觀念的釐清:

    人之致病,血液心氣為之紊亂,病證因是而出。

    素問、靈樞,言人血脈經絡志意之情狀。

    傷寒論,審證用方通閉解結,秦漢醫家致用之道,後世中醫診治之所從出。

    「從生理機能的反應與徑路,推測內在臟腑。(就勢力推測物質)」

    治病(標)------

    從證上細辨,審正氣與邪氣之勢力,因其勢之所處而導之,則治不至於逆。

    ------不傷本(復常軌)

    《傷寒論太陽病篇》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發汗後心陽衰,捧心如西子,復其陽即可;當做心臟病治其本則誤。

    《傷寒論陽明病篇》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鞕不可攻之,當須

    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腸膽汁皆可為導。

    只是津乾,導之可也,不需承氣誅伐胃氣。

    《素問靈蘭祕典論》

    脾胃者倉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脾胃為本,大、小腸傳道受盛化物,糟粕最後從肛門出。

    「臨病有據,施治無違」

    治標與治本的意義,標去本復,從這裏體會。

    補充:

    華生意見

    標:木梢之最上且前部份

    事物之末、目的、著意點-----也就是,本來正常生理運作失衡所顯現出來的病徵,就是標。

    靈樞決氣篇:

    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

    本:草木根際

    草木之根曰本、事物之根原曰本、凡底皆曰本。

    生理正常運作,是性命之本。

    靈樞本藏篇:

    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經脈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因而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

    治:治理、整理、修建、懲處、診療

    診療、治病、診治、療治、醫治------

    治標不治本的意思

    治療有病徵的,是實證醫學;

    不治標治本,卻是誅伐無過。

    5 個解答其他:保健7 年前
  • 甘草乾薑湯解析

    1、先識病

    傷寒論‧厥陰病篇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脇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傷寒ㄧ、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按』:

    真厥陰,陰陽離決。

    厥逆證候六經皆有,寒熱進退之機。

    古之言醫者,皆祖內經,內經熱論篇;傷寒ㄧ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

    統六經以言陰陽寒熱之往來勝復。

    傷寒兩字冠於條文之上,正不欲後之學者,誤認厥候為厥陰病。

    2、後議藥

    傷寒論‧壞病篇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孿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讝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鍼者,四逆湯主之。

    『按』:

    甘草乾薑湯辛熱溫陽,用於肺冷多涎唾。

    四逆湯辛熱,用於強心回陽。

    調胃承氣湯苦寒瀉熱,用於內熱蒸蒸。

    厥有熱厥有寒厥。咽中乾、煩躁吐逆的證狀,三陰三陽都有。

    若是熱厥,誤用甘草乾薑湯動火耗液傷津,甚則讝語。

    若是寒厥,誤用調胃承氣湯瀉熱,可至亡陽。

    自言誤用桂枝湯,是誤用嗎?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却與桂枝湯則愈。」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孿急,莫非表證。

    方有執曰:桂枝全在服法,發汗切要如經,若服不如法,汗不如經,病必不除,所以反煩,反者轉也,言轉加熱悶也。

    見病進,以為誤,一誤再誤------

    或者

    不是臨床診療誤治,

    而是

    醫家師門臨堂綜合條文研討講習,

    以期

    慎乎始,不誤於後。

    ------「講習實錄」------

    補充:

    經典完成,講、習者眾,觀今日各學科修習情況可知,

    此條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孿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讝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鍼者,四逆湯主之。」

    應屬講習會,漢後至晉間所記,而為叔和所採。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欬而不欬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也。」臨疾後,生記師言、行,漢前文氣。

    2 個解答其他:保健8 年前
  • 本草經常見「久服輕身」,請問,「久服輕身」是什麼意思?

    例------

    雲母,久服輕身延年

    地黃,久服輕身不老

    白朮,久服輕身延年不飢

    禹餘糧,服之不飢輕身延年

    紫石英,久服溫中輕身延年

    請問,以上字語是什麼意思?

    6 個解答其他:保健8 年前
  • 請問,中醫以目察五色望而知之,有那麼神嗎?

    中醫診療疾病目察五色望而知之,為什麼?怎能這般?

    6 個解答其他:保健8 年前
  • 中醫 請問,「氣上撞心」是什麼意思?

    傷寒論,「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利不止。」請問「氣上撞心」是什麼樣的狀況?

    4 個解答其他:保健10 年前